正确答案: B

非甾体抗炎药

题目:在关节炎急性期可以快速减轻关节肿痛的常用药物是()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常规应用激素,只有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关节肿痛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小剂量激素,剂量一般不超过泼尼松10mg/d,需要合并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为避免类固醇结晶性关节炎,关节腔内注射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28岁,有反复流产史,近2个月月经量增多,下肢皮肤出现出血点,化验血WBC3.8×109/L,PLT5.0×109/L,ANA1:640,ACL(+),最可能的诊断是()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 [单选题]SLE最典型的面部表现是()
  • 蝶形红斑


  • [单选题]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进一步检查提示RF300IU/ml,抗CCP抗体阳性,ESR50mm/h,为明确患者病情,还应该做的检查是()
  • 双手、双腕X线检查

  • 解析:年轻女性,受累关节数多,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持续血沉增快,早期出现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的因素,所以在治疗时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早期联合应用多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以减缓骨质的进一步损坏,争取最终达到临床缓解的治疗目标。

  •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不常出现的血液系统改变是()
  • 大细胞性贫血

  •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轻中度贫血,通常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病机制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胃肠道慢性失血和慢性病性贫血有关。活动期常有血小板增高,当合并Felty综合征时表现为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原因为维生素B1缺乏,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不常见)。

  • [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进一步检查提示RF300IU/ml,抗CCP抗体阳性,ESR50mm/h,为明确患者病情,还应该做的检查是()
  • 双手、双腕X线检查


  • [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为进一步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区别,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学题库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题库 传染病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