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提高学生整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题目:《谈生命》课后练习题是“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并试着背诵,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业的理解及分析能力。通过题干“品味关键语句”可知,教师设置这一作业意在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感受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A项正确。“反复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说明教师设计这一作业意在增加学生对优美语句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C项正确。“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体现了D项的要求。“整理文章思路”一般是在精读分析后进行的总结,这里不能体现。故B项当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理念作出了明确规定,下列理解不恰当的是()。
  •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但不可跨学科学习

  • 解析:可以跨学科学习。

  • [单选题]《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一道课后练习题:“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 解析:此题意在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故C项当选,其他都不正确。

  •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对该目标理解不准确的是()。
  • 能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可以不用注意表情和语气

  • 解析:需要注意表情和语气。

  • [单选题]某教材课文《海燕》的注释写道“本文由戈宝权根据俄文版《高尔基全集》翻译,编入课本时做了修改。《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 助读系统

  • 解析:助读系统分为5类,分别是注释类、提示类、评点类、目标类、图像类,题干中属于注释类,所以选C项。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学设计题库 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实施题库 阅读鉴赏题库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教学评价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