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下面是某历史教师在讲授《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教师A:“同学们,宋真宗的时候,辽军向北宋猖狂进攻……”。 教师B:“当北宋和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刚刚安抚好辽以后,西夏又窜了出来……”。 教师C:“我们北宋与辽议和”“我们北宋每年给辽岁币”。 问题: 请评价这几位老师的说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再仔细看看《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页,与前代相比,宋代的“街市”还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商店的铺面上都有用于招徕顾客的招牌和幌子。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逐渐题了店铺名号,继而又被题了文字的木牌代替,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也可称为牌匾。“幌子”原指窗帘、帷幔,古时酒店用布旗招徕顾客,所以酒旗也称“幌子”。后来加以引申,凡商店门面上展示的标志,统称为“幌子”,主要表示经营商品的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也就是行标。商店一般多用实物、装载实物的工具或实物模型做“幌子”,也有以灯具、旗帘和文字牌匾为幌子的。你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了哪些招牌和幌子呢? (师生共同查找,并分享自己找到的招牌和幌子的名称) 师:据统计,除景物的遮挡外,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北宋城市经济中广告文化的发达由此可见一斑。商家用招牌和“幌子”做广告的策略,具体源于何时,并无统一说法,但从唐代陆龟蒙“小炉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的诗句来看,不晚于唐代,招牌和“幌子”已经出现。但如此的普及,还是北宋以后的事情。而这也是北宋城市经济与汉唐相比,在经营手段方面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正店”两字旁边,大门上面的是什么呢? 生1:两个灯箱广告。 师:刚才说到《清明上河图》中有灯箱广告4块,其中就有这两块。问题在于:你做广告就得了,为什么非得采用灯箱的形式呢?换句话说,这灯箱是干什么用的呢? 生2:应该是店主人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用的。 师:很对,这可以说就是夜市广告。由此,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北宋城市经济中,夜市的营业时间问题。在北宋以前,夜市往往为官府所禁止。入宋后,东京城夜市日益兴旺,政府亦不再禁止…… 问题: (1)请对该教师的做法予以评价。 (2)请谈一谈历史图片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 [多选题]《论语》中记述孔子于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解析:"教学相长"最早出自《礼记·学记》。

  • [单选题]"意大利地图的形状像皮靴"是精加工策略中的( )。
  • 形象联想

  • 解析:将意大利地图的形状想象成"皮靴"的形状,这属于精加工策略中的形象联想。

  • [单选题]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特朗普制

  • 解析:特朗普制是由美国人劳伊德·特朗普创立。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占40%。

  • [单选题]一个学生努力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好,但总是成绩不佳。能够激发该生积极性的最好的方法是( )。
  • 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 解析: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好,学生学习也比较努力,但成绩不好,可能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单选题]"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体现德育原则是( )。
  • 因材施教原则

  • 解析: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要从人的行为中认识他。"视其所以"是考察行为的动机:"关其所由"是考察行为的基本途径:"察其所安"则是观察其平时的所作所为。通过三个环节可以对人进行全面和完整的考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故选择A。

  • [单选题]以下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
  • 琵琶

  • 解析:碰铃是打击乐器,二胡是拉弦乐器,巴乌(彝、苗、哈尼乐器)是吹奏乐器。故选择A。琵琶是中国民族乐器,代表曲目《十面埋伏》、《阳春白雪》等。

  • [单选题]有人认为蜂蜜的用途只是食用,很难想到它还可以美容和做药材。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 功能固着

  • 解析: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功能固着。题干描述现象属于功能固着。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