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所有物体的质量都会消失

题目:如果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消失了,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为:m=ρV(m为质量,ρ为密度,V为体积)。由此可见,质量只和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相关,而与是否存在引力无关。所以重力消失,物体的质量本身不会消失。故选择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 主导作用

  •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等,学校教育能够提高系统的全面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因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选择C。A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其他因素能否起到良好的作用,要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项,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基础作用,为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单选题]教师以教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优秀者去教年幼的或者较差的学生,这称为( )。
  • 贝尔-兰喀斯特制

  • 解析:贝尔-兰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其基本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这些较大的学生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故选择A。B选项,道尔顿制是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运用这种方法,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C选项,文纳特卡制是1919年,美国人华虚朋在芝加哥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D选项,设计教学法也叫单元教学法,就是设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

  • [单选题]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里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 学习动机

  • 解析: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故选择C。A选项,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B选项,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D选项,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 [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上而下的五个层次,最高层次需要是( )。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上而下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 [单选题]"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创设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 体谅模式

  • 解析:体谅模式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故选择D。A项,认知模式主要主张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B项,社会模仿模式主要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C项,价值澄清模式主要主张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

  • [单选题]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 道德认识

  • 解析:学生品德形成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故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故选A。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