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320
题目:某钼矿企业2016年2月销售钼精矿800吨,不含增值税价15万元/吨,另取得从洗选厂到码头不含增值税的运费收入10万元,假设钼精矿的选矿比为45%,资源税税率为11%,该企业销售钼精矿应缴纳的资源税为( )万元。
解析:纳税人将其开采的稀土、钨、钼原矿加工为精矿销售的,按精矿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资源税。精矿销售额不包括从洗选厂到车站、码头或用户指定运达地点的运输费用。该企业销售钼精矿应缴纳的资源税=800×15×11%=1320(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
某综合服务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设各业务部门,2016年9月发生以下业务:
(1)建筑安装部承接本市一项装修工程,取得装修劳务收入500万元,装修材料主要由发包方提供,该建筑安装部只购进部分辅助材料,取得的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万元,进项税为0.85万元;
(2)非独立核算歌舞厅收入20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50万元,餐饮及点歌收入150万元;
(3)广告部当月收取广告收入53万元,支付给电视台的广告发布费15万元,未取得相应发票;下设非独立核算的运输队当月取得运输收入22.2万元;
(4)转让一项已进入建筑施工阶段的在建项目,取得转让收入1200万元,该项目2015年12月份开始施工;
(5)将一幢闲置办公楼转让给某商贸公司,取得转让收入1700万元(该闲置办公楼为2015年12月购置,购置原价1300万元)。
提示:该综合服务公司发生的建筑业及销售不动产业务均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业务(3)当月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
5.2
[单选题]某外国人2013年12月12日来华工作,2014年2月15日回国,2014年3月10日返回中国,2014年11月1日,因工作需要去了美国半个月,之后返回中国,后于2015年5月25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2013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2014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解析:我国税法规定的在华居住时间足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口.即为居民纳税人。在居住期间内临时离境的.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在华居住天数,连续计算。2013年来华的时间是12月12日不符合一个纳税年度的规定,所以是非居民纳税人。2014年两次离境.单次没有超过30天.累计离境没有超过90天,因此2014年是居民纳税人。
[多选题]对于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企业因外币交易业务所形成的应收应付款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企业的外币银行存款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解析:选项A,外币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B,外币专门借款发生的汇兑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期间的财务费用;选项E,企业的外币兑换业务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单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处罚管辖和适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当事人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本题考核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是不满14周岁(而非不满16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所以选项A错误。海关行政处罚由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也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海关管辖。所以选项C错误。《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追究时效是2年,《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追究时效是6个月,《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规定的追究时效是5年。所以选项D错误。
[单选题]利用不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虚构营业活动或虚构信托财产进行国际避税,这种国际避税方法是( )。
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
解析: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是指利用避税地虚构营业活动或虚构信托财产进行国际避税。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征收资源税的是( )。
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
解析:选项A,人造石油不征收资源税;选项B,煤矿生产的天然气暂不征资源税;选项D,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
[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列确认销售收入实现的条件,错误的是( )。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解析: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对已出售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的控制权;(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单选题]某市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011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当年销售化妆品给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6500万元,对应的销售成本为2240万元。
2)将自产化妆品销售给本单位职工,该批化妆品不含税市场价50万元,成本20万元。
3)当年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200万元、增值税374万元;向农业生产者购进300万元免税农产品,另支付运输费35万元、装卸费10万元,取得合法票据。
4)当年发生管理费用600万元,其中含新技术开发费用100万元、业务招待费80万元。
5)当年发生销售费用7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230万元;全年发生财务费用300万元,其中支付银行借款的逾期罚息20万元、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超银行同期同类 贷款利息18万元。
6)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60万元。
7)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200万元(属合理限额范围),实际发生职工工会经费6万元、职工福利费2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4万元。
8)营业外支出共计120万元,其中税收滞纳金10万元、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20万元、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向贫困山区捐款7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该企业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相关发票均已通过税务机关认定,并准许抵扣)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1年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96.28
解析:
(1)应缴纳增值税=6500×17%+50×17%-(374+300×13%+35×7%)=698.05(万元)应缴纳消费税=(6500+50)×30%=1965(万元)应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965+698.05)×(7%+3%)=266.31(万元)税前可以扣除的税费=266.31+1965=2231.31(万元)
(2)会计利润=6500+50-2240-20-2231.31-600-700-300+160-120=498.69(万元)
(3)广告费扣除限额=(6500+50)×15%=982.5(万元),实际发生了230万,可以据实扣除。捐赠扣除的限额=498.69×12%=59.84(万元),实际发生了70万元,不能全额扣除,只能扣除59.84万元。
(4)职工福利费扣除的限额=200×14%=28(万元),实际发生了20万元,不需要调整。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00×2.5%=5(万元),实际发生了14万元,需要调增所得额9万元,职工工会经费扣除限额=200×2%=4(万元),实际发生了6万元,需要调增所得额2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6500+50)×5‰=32.75(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80×60%=48(万元),税前允许扣除32.75万元,调增所得额47.25万元(80-32.75)。
(5)应纳税所得额=498.69-160+(70-59.84)+2+9+(80-32.75)+18+10-100×50%=385.1(万元)
(6)应纳税额=385.1×25%=96.28(万元)
[单选题]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以( )的土地面积作为计税依据。
实际占用
解析: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