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低张性宫缩乏力
题目:以上哪项多发生于潜伏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26岁,14岁来经,正常。停经45天,阴道出血持续20天,时多时少,无腹痛。妇检:宫颈光滑,颈管内有透明分泌物作涂片见羊齿状结晶黏液中混有血丝,子宫前位正常大小,附件未及。其可能的诊断是()
无排卵型功血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功血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的认识。常见错误为选B或C。病人停经后不伴有恶心呕Ⅱ土等任何症状,且无腹痛,可排除选项B;宫颈透明分泌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说明无孕激素影响,故不属因黄体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C选项也可以排除。要点:①生殖年龄妇女停经后出血,应考虑与妊娠有关或无关两类。颈管内见有透明分泌物呈羊齿状结晶提示有雌激素影响,可以排除与妊娠有关疾病;②与妊娠无关的出血多见为功血和肿瘤。妇科检查未发现生殖道异常病变可以排除肿瘤,宫颈透明分泌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说明无孕激素影响,故不属因黄体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可能诊断应是无排卵功血。
[单选题]对于治疗青春期功血,不恰当的是()
迅速刮宫
[单选题]宫内节育器取出的适应证,以下哪项错误()
带器出血
[单选题]关于前庭大腺的描述,哪项正确()
可形成脓肿或囊肿
[单选题]产后宫颈内口关闭时间()
产后1周
解析:子宫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分为2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恶露的一部分自阴道排出;接近肌层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产后子宫下段肌纤维缩复,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胎盘娩出后的宫颈外口呈环状如袖口。于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纳2指。产后1周后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宫颈恢复至非孕时形态。分娩时常发生宫颈外口3点及9点处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形横裂(已产型)。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月经虽未复潮,却有受孕可能。
[单选题]25岁初产妇,孕35周,因重度胎盘早剥行剖宫产,术时见子宫表面有紫色瘀斑,尤其胎盘附着处更为显著,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量多。
[单选题]30岁初产妇,宫内孕39周,产前检查骨盆各径线为:骶耻内径>11.5cm,坐骨棘间径>9.5cm,出口横径7cm,耻骨弓角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