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失代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长期活性增加仍可维持血液灌注压

题目: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不妥()

解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通过心率加快、心肌肥厚及心腔扩大等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和每分排血量提高;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增加血管阻力,水钠潴留以维持血液灌注压,可以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失代偿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也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故选E。解题关键:影响心排血量的五个决定因素为:①心脏的前负荷;②后负荷;③心肌收缩力;④心率;⑤心肌收缩的协调。【考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63岁。心绞痛病史2年。一天前骑车上桥时又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即原地休息,含服硝酸甘油3片无效,出冷汗,路人将患者送到急诊室。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转入CCU进行链激酶治疗。

  • [单选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
  • A.连续3次或以上快而规则的房性或交界性期前收缩B.心室内心肌纤维发生快而微弱的不协调乱颤,心室完全丧失射血功能C.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起源或冲动传导的异常,可引起心脏活动规律发生紊乱D.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生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E.连续3次或3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缩

  • 解析:心室扑动:心室内心肌纤维发生快而微弱的不协调乱颤,心室完全丧失射血功能;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起源或冲动传导的异常,可引起心脏活动规律发生紊乱,见于心律失常;连续3次或3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缩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次或以上快而规则的房性或交界性期前收缩可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故第1题选A。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生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见于期前收缩。故第2题选D。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题库 肺癌病人外科治疗的护理题库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题库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题库 护理学基本概念题库 绪论题库 沟通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绪论题库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