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 孔子

  •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书中,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庶"与"富";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全面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巩固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教学过程,"学一思一行"。故选择A。B选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C选项,苟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D选项,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

  • [单选题]当我们走到酒店门口时,门会自动打开,这是( )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感测技术

  • 解析:感测技术是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基础与前提,它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科学。

  • [单选题]计算机是一种( )的工具。
  • 处理信息

  • 解析:计算机用来处理信息,包括处理文字、上网、计算等。

  • [单选题]"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 )。
  • 整体性

  • 解析:"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引申义为通过局部了解全部,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 [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是( )。
  • 光武中兴

  • 解析: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汉光武帝刘秀平定绿林、赤眉起义,建立东汉,励精图治,史称"光武中兴"。故选择D。A选项,"安史之乱"爆发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文化从开放扩张到保守内敛的转折点。B选项,"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时期。唐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为唐太宗,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大唐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C选项,"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也标志中大唐盛世的最高峰。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