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甲硝唑

题目:治疗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
  • 恶性疟

  • 解析: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恶性疟。

  • [单选题]以下关于疟疾发病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恶性疟原虫使受感染红细胞黏附成团,导致微血管狭窄

  • 解析:关于疟疾发病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是恶性疟原虫使受感染红细胞黏附成团,导致微血管狭窄。

  • [单选题]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下列的哪项?()
  • 中华白蛉

  • 解析:中华白蛉分为家栖型和野栖型,前者在广大平原地区,自5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至8、9月份消失,高峰多见于6月份;飞行能力弱,主要吸取人血。后者在山丘地区,活动季节长,10月份还能见到;飞行能力强,吸血对象包括人、犬及各种牲畜和野生动物(狼、狐等)。多栖息于室内外的阴暗避风处(如房角、地窖、墙缝、鼠洞等地)。

  • [多选题]脑型疟的发病机制包括()
  • 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栓塞

    低血糖

  • 解析:脑型疟的发病机制包括脑血管狭窄、脑血管栓塞和低血糖。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因“发热,咽痛4d”来诊。平素体健,家中养猫2年。查体:T39℃;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血常规:Hb8.2g/L,WBC5.5×10/L,N0.68,L0.32;末梢血涂片,瑞氏染色,10×100油镜检查:单核细胞胞质内及细胞外可见散在、成堆、链条状分布的小体,形似弓形虫,类似血小板大小;ELISA检测ToxoIgM1∶100、IgG1∶200,均阳性。

  • [单选题]男,23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11×109/L,HB60g/L,N82%。

  • [单选题]患者,男性,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次/min,P98次/分,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扣痛(-),化验:HB90g/L,WBC8.5×109/L,RBC2.4×1012/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糖2.8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定量0.64g/L

  • 推荐下载科目: 第六节钩虫病题库 四、立克次体感染题库 第二节疱疹病毒感染题库 第五节弓形虫病题库 第五节细菌性痢疾题库 第八节白喉题库 传染病学综合练习题库 第一节勾端螺旋体病题库 第十三节败血症题库 第十五节病毒性疾病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