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CPR中,成年人除颤采用双相波及单相波除颤时其能量分别为()
  • 正确答案 :B
  • 200J,360J

  • 解析:心肺复苏指南建议除颤剂量:双相切角指数波150~200J,双相直线波120J,单相波初始及后续电击均采用360J,不了解所用设备的有效剂量范围时,首次电击用200J。

  • [单选题]心肺脑复苏是指()
  • 正确答案 :C
  • 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

  • 解析: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是心肺脑复苏的完整定义,A、B不完整,D、E是治疗措施。

  • [单选题]国际上通用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分系统评估脑复苏结局,可划分为5级。其中属于良好神经学结局的是()
  • 正确答案 :A
  • 1、2级

  • 解析:其中属于良好神经学结局的是1、2级。

  • [单选题]低温在脑保护策略作用的机制是()
  • 正确答案 :D
  • 降低脑代谢和脑氧耗,延缓ATP耗竭,减少乳酸生成,减轻酸血症

  • 解析:低温在脑保护策略作用机制是降低脑代谢和脑氧耗,延缓ATP耗竭,减少乳酸生成,减轻酸血症。

  • [单选题]患者俯头或仰头时双眼与头的动作呈反方向上下垂直运动称为()
  • 正确答案 :C
  • 垂直性前庭反射(VOVR)

  • 解析:此反射为脑干反射中8项生理反射之一,本题主要考概念熟悉情况。

  • [单选题]50%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患者,其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多少小时内()
  • 正确答案 :C
  • 24小时

  • 解析:复苏后综合征是指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心肌功能障碍、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等4个方面;在复苏后24小时死亡较高,应高度重视。

  • [单选题]下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处理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输注葡萄糖、补充能量

  • 解析: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处理:治疗性低温、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气道保护和机械通气、控制惊厥、控制性氧合(94%~96%)、支持治疗。心肌功能障碍处理: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静脉输液、正性肌力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左心室辅助设备、体外膜氧合;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静脉输液、缩血管药、高容量血滤、控制体温、血糖控制、针对感染应用抗生素。

  • [单选题]女性,56岁,心肺复苏后15年,深昏迷,呼之不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头眼反射消失、前庭反射消失、咳嗽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存在,脑电图示beta波;四肢肌力、肌张力0级。诊断为()
  • 正确答案 :B
  • 植物生存状态

  • 解析:脑死亡判定:(1)临床判定:①深昏迷;②脑干反射全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以上3个条件必须具备。(2)确认试验:①脑电图呈电静息;②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⑧体感诱发电位P36以上波形消失,以上3项必须有1项阳性。

  • [单选题]男性,22岁,溺水后心肺脑复苏4小时,患者处于()
  • 正确答案 :B
  • 早期阶段

  • 解析:心搏骤停后即刻阶段ROSC后20小时以内,早期阶段复苏后20分钟到6~12小时,中间阶段6~12小时至72小时,超过3天为恢复期。

  • [单选题]加强呼吸、循环支持,调节内环境和代谢紊乱,保证脑的血供和氧供,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是()
  • 正确答案 :E
  • 脑复苏治疗原则

  • 解析:1.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是心肺复苏。2.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尤其是脑保护措施及脑复苏措施是心肺脑复苏。3.通过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作用的是胸外按压原理。4.使用全部心肌同时除极化,终止异位兴奋灶及折返,所有心肌细胞处于不应期,从而使窦房结能够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恢复窦性心律是电除颤的原理。5.目前脑复苏的治疗原则包括加强呼吸、循环支持,调节内环境和代谢紊乱,保证脑的血供和氧供,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题库 重症哮喘题库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题库 重症医学的职业规范题库 误吸题库 重症病人的肾脏功能改变及肾脏替代治疗题库 重症胰腺炎题库 中毒题库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题库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