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观察随访
题目:患者为新生儿,其母为25岁初产妇足月分娩。患儿腹部膨隆,血压较正常略高,余无特殊。腹部B超提示右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腹部MRI如图22所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肿瘤组织基因检测未见突变基因,下一步治疗措施应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取决于()
A.浸润膀胱癌的深度及组织类型
[多选题]患者男性,40岁,因高血压15年,双下肢无力且反复间断跌倒4年,低血钾3年就诊。患者15年前开始出现高血压,血压最高190/120mmHg(1mmHg=0.133kPa),服用多种降压药物,效果不佳,一般控制在150~160/90~110mmHg左右。4年前突发双下肢无力、跌倒且反复出现。3年前再次发作,血电解质检测发现血钾低,最低为1.9mmol/L,予以补钾治疗后好转,但低血钾反复出现,难以纠正。多次行腹部及肾上腺超声检查提示双肾、肾上腺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既往有多次脑梗死病史2年。查体:体型偏瘦,血压165/110mmHg。为进一步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以选做下列哪种试验()
高盐饮食负荷试验
生理盐水滴注试验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
解析:患者系难治性高血压,相对年轻时起病,下肢无力跌倒、低血钾反复出现且难以纠正等情况提示醛固酮增多症可能,而患者脑梗死发病年龄早也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肾动脉狭窄可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可引起上述症状。肾素瘤可自主分泌大量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而引起高血压、低血钾。醛固酮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若发现肾动脉狭窄,可考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腹部CT薄层平扫+增强可发现醛固酮分泌肾上腺瘤和位于肾脏的肾素瘤。由于肾上腺醛固酮瘤和肾素瘤体积均较小(1~2cm),超声检查容易漏诊,延误诊断,因此当临床怀疑此类疾病时一般不首选超声检查。患者高血压、低血钾、左肾上腺结节约1.6cm×1.3cm,临床高度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筛查诊断时需检测血钾、24小时尿钾、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在低血钾状态下24小时尿钾排泄量增加,内分泌检查表现为低肾素活性、高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是筛查诊断的重要指标。患者血生化及内分泌检查提示低血钾、高尿钾、低肾素,可以排除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动脉狭窄、肾素瘤等引起),应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不支持嗜铬细胞瘤和皮质醇增多症,后两者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多大于3cm。在高盐饮食负荷试验、生理盐水滴注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中任选一种均可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卧立位试验的目的不在于确诊,而用于分型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为上述6种病因类型。单侧单个醛固酮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首选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尽可能保留正常肾上腺组织。对于增生型、单侧多发肿瘤或结节应考虑行肾上腺全切除术。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因“问歇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以来,患者反复发作血尿4次。近2个月来患者右腰腹部胀痛不适,偶有下午低热(37.4~37.6℃)。体检:双肾区叩击痛(-),右上腹可扪及质硬包块,站立位时可见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平卧后不消失。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建议为()【提示】患者在完善检查后确定其肿瘤临床分期为T3bN0M0,且未发现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证据。
右肾根治性切除术+腔静脉切开瘤栓取出术
[单选题]患者男性,36岁,因腹痛1周就诊。患者腹部呈持续性隐痛,向腹股沟放射。患者否认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尿频、尿急病史。患者于3个月内体重减轻11公斤。腹部CT提示腹膜后多发肿物,最大直径约7cm。血清甲胎蛋白(AFP)800μg/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IU/L。患者肿瘤组织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提示】患者肿物组织活检:示灰白色实性肿瘤,未见出血及坏死,组织切片镜下特征见图21。
精原细胞瘤
[单选题]患者男性,31岁,主因“发现阴茎头肿物1年”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阴茎头部菜花状肿物,反复破溃,给予抗炎治疗、局部硼酸清洗处理后,疗效欠佳,肿物逐渐增大。查体时发现阴茎头部病变(见图15)。该患者下一步较为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提示】该患者腹股沟区CT提示双侧腹股沟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的淋巴结短径为0.8cm。
阴茎部分切除术
[单选题]患者男性,61岁,主因“发现阴茎头肿物半年”就诊。患者半年前出现阴茎头部肿物,予抗炎治疗、局部硼酸清洗处理后,疗效欠佳,肿物逐渐增大。查体:包皮过长,阴茎包皮内板处可见1cm大小菜花状肿物。下一步对该患者较为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包皮环切术(同时将肿物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