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D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题目:下列药物中局部麻醉药有()
解析:局部麻醉药(局麻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芳酸酯类、酰胺类、氨基醚类、氨基酮类及其他类(如氨基甲酸酯类、醇类和酚类)等。常用药物有: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问题:下列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题干:注射用葡萄糖50g,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B.制备葡萄糖注射液时,颜色变黄,pH下降,是由于生成酸性产物
C.在制备时可通过采用浓配法、加适量盐酸、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解决澄明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
E.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常出现的问题有产生云雾状沉淀、渗透压改变、pH下降
解析:葡萄糖过热使溶液变黄,至少有一部分颜色是由于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的聚合作用所致,还认为可由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作用而形成有色高聚物。氨基酸对5-HMF及色素的生成起着触媒作用,可大大加速葡萄糖的分解速度。葡萄糖系用酸水解淀粉经糖化而得,故可能带人淀粉中的蛋白质、水解蛋白、脂肪以及未完全糖化的糊精等物质,其水溶液灭菌后析出胶体絮状物影响溶液的澄明度,因此,在配制注射液时采用浓配、加活性炭吸附、加盐酸加热等工艺,以中和胶体所带电荷,促使糊精水解完全与蛋白质凝聚达到提高澄明度的目的。由于以上输液成分分解和聚合的原因,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常出现的问题有产生云雾状沉淀、渗透压改变、pH下降等。输液的通常灭菌方法是用115℃30分钟热压灭菌,葡萄糖注射液的最佳pH值为3.8~4.0。灭菌后颜色变黄,pH下降,与输液的pH、灭菌时间相关,与过滤不相关。
[单选题]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片剂肠溶片中Ch.P均规定要检查的特殊杂质为
水杨酸
[单选题]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最根本的区别是()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差异
解析:1型糖尿病之病变是胰脏失去生产胰岛素的功能,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形下,体内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身体所需之能量。2型糖尿病之病变是体内细胞不能正常地吸收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集聚在血液里。
[多选题]下列可用于表面麻醉的局麻药是()
丁卡因
利多卡因
解析:表面麻醉是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根据需要涂于黏膜表面,使黏膜下神经末梢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食管和泌尿生殖道黏膜部位的浅表手术。普鲁卡因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丁卡因又称地卡因、潘妥卡因,化学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是对氨苯甲酸的衍生物,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约10倍,吸收后毒性也相应增加;既有麻醉作用又有缩血管作用,能减少手术创面的出血。最常用于黏膜表面麻醉,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与相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相比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也较强。局麻时间和效应与药液浓度有关,一般在1.5小时左右。可用于各种局麻方法,有全能局麻药之称。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也用于表面麻醉,因其为酰胺类药物,对酯类局麻药过敏者可改用此药。布比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可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者,男性,35岁。5年前患高血压,近1年来双下肢经常水肿,血压180/125mmHg,腹水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钾降低至2.4mmol/L,静脉血浆中醛固酮显著增高至12μg/dl。
[多选题]案例摘要:处方:鱼肝油500ml,阿拉伯胶细粉125g,西黄芪胶细粉0.1g,挥发杏仁油1ml,尼泊金乙酯0.5g,蒸馏水加至1000ml。
[多选题]案例摘要:患者,女性,12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者,男性,55岁。1小时前因右侧腰背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出冷汗,服颠茄片不见好转,急来院门诊。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B型超声波检查:肾结石。
[多选题]案例摘要:防腐剂在药物制剂中是一个重要的添加剂,不同制剂对防腐剂有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