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 正确答案 :C
  • 心室颤动

  • 解析:各器官系统的病变严重时均可能发生心搏骤停。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前者占绝大多数;心源性主要为:冠状动脉痉挛、严重心肌病变、心肌电活动紊乱、大血管病变、瓣膜性心脏病、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心血管突发事件、其他突发心血事件(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桥、心脏肿瘤及其他不明原因)。其引发类型根据心电图改变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心室颤动(最常见约占80%)、心室停搏、心电机械分离。

  • [单选题]《2010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对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患者实施双人心肺复苏(CPR),其按压:呼吸比例为()
  • 正确答案 :C
  • 15:2

  • 解析: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规定:按压/通气比例,单人或双人对成年人施救时统一为30:2,专业急救人员对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进行双人CPR时,可采用15:2,新生儿为3:1。

  • [单选题]全脑停循环后的血流灌注分为3个阶段为()
  • 正确答案 :A
  • 无血流灌注期、脑充血期、低灌注期

  • 解析:全脑停循环后的血流灌注分为无血流灌注期(心脏停搏时完全无血流灌注,停搏超过5分钟,即使血流恢复,仍存在血流灌注障碍)、充血期(时间短暂,约持续30分钟左右)、低灌注期(可为全脑性,也可为多灶性,持续较长时间)3个阶段。

  • [单选题]女性,17岁,溺水后意识丧失20秒,抢救首先为()
  • 正确答案 :D
  • 可在水中口对口人工呼吸

  • 解析:经过训练的施救者可在水中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早期复苏,但不必进行胸外按压。应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陆地进行心肺复苏。

  • [单选题]全脑循环停止无灌注期病理生理改变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钠离子内流,细胞钠水平增高

  • 解析:无灌注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以上答案中C应为"钙离子内流,胞内钙水平增高",同时包括激活多种酶类(酯酶、蛋白酶和核酸酶等)。

  • [单选题]男性,8岁,溺水行心肺复苏成功后,拟行亚低温治疗,其主要作用机制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增加细胞内泛素合成

  • 解析:治疗机制中除以上4项外,还包括:①减轻自由基造成的损伤;②减轻细胞内钙超载;③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④减轻弥散性轴索损伤,⑤抑制脑内脂质过氧化反应;⑥抑制外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等。

  • [单选题]男性,55岁,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呈深昏迷状态,自主呼吸存在,体温34℃,血糖15.9mmol/L。该患者血糖应控制在()
  • 正确答案 :B
  • 4.2~6.1mmol/L

  • 解析:高血糖在心搏骤停后很常见,应加强对血糖监测的同时予以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在心肺复苏后应严格控制血糖在4.2~6.1mmol/L,能降低院内病死率,并保护中央和外周的神经系统。

  • [单选题]女性,88岁。因突发胸痛1小时入院。ECG示广泛前壁导联弓背抬高0.5mV。查TnI23ng/ml,诊断为急性心急梗死收入院。2分钟前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颈动脉不能触及。诊断为心搏骤停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导致代谢性猝死的原因()
  • 正确答案 :E
  • 高血钾

  • 解析:1.心室颤动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2.张力性气胸是导致肺源性猝死的原因。3.脑出血是导致脑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4.暴发性重症胰腺炎是导致胰源性猝死的原因。5.高血钾是导致胰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 [单选题]大脑的葡萄糖和ATP储存丧失殆尽时常温下心脏停搏时间是()
  • 正确答案 :B
  • 5分钟内

  • 解析:1.大脑的氧储备即耗尽,患者意识丧失时常温下心脏停搏时间是20秒。2.大脑的葡萄糖和ATP储存丧失殆尽时常温下心脏停搏时间是5分钟内。3.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时血液循环停止时间是5~8分钟。4.在无血流灌注期中即使自主血流恢复,仍存在血流灌注障碍提示停搏时间是超过5分钟。5.脑充血期大约持续时间是30分钟左右。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肺动脉高压题库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题库 重症哮喘题库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题库 机械通气题库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 危重病人的监测技术、结果解读与综合分析题库 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题库 日射病题库 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