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发展性取向
题目: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
解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的战略目标描述不正确的( )。
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条战略目标规定: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A选项"全面"实现教育现代有误,故选择A。
[单选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条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故选择A。
[单选题]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哪一本( )。
《论语》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此外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故选择B。A项,《学记》相传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常考内容包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等。C项,《小戴礼记》亦称《小戴记》,即《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D项,《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单选题]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 )。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解析: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得出学习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变成条件反应的过程。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榜样学习得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的观点。
[单选题]先前学习的A科目对后续学习的B科目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叫作( )。
正迁移
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A科目对B科目的促进作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影响,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