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29岁。咽痛、头痛、流涕1周,昨天发现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自远端向近端扩展,伴吞咽及呼吸困难收治入院,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

解析:急性脊髓炎,青壮年多见,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或根痛。急性上升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肌麻痹,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和超声雾化吸入,重症呼吸困难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故选C。解题关键: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行人工辅助呼吸。【考点】:急性脊髓炎呼吸困难的护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征是()
  • 只有与传染源密切接触者才能引起传染

  • 解析:流脑的流行特征: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由于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只有当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时才可能发病;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成人70%~80%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终身免疫。儿童高发,男女发病比例相仿,呈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高发。故选C。解题关键:流脑只有当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时才可能发病。【考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

  • [单选题]暴发型流脑抗休克扩容治疗时,应进行病情观察的内容是()
  • 有无泡沫痰

  • 解析:暴发性流脑抗休克治疗时为了防止肺水肿的发生,观察病情时注意患者有无泡沫痰。扩容输液程序、速度和输液量如下:一般先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有明显酸中毒者可先输5%碳酸氢钠,在特殊情况下可输给白蛋白或血浆。滴速宜先快后慢,用量应视患者具体情况和原心肾功能状况而定;对有明显脱水、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以及化脓性腹膜炎等患者,补液量应加大;而对心脏病的患者则应减慢滴速并酌减输液量。故选E。解题关键:暴发性流脑抗休克时扩容一般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考点】:暴发性流脑抗休克治疗

  • [单选题]患者男,癫痫病史6年,曾有强直阵挛性发作。其最适宜的工作是()
  • 办公室职员

  • 解析:癫痫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和精神状态不同程度的障碍。癫痫病人在发作没有得到彻底控制之前,随时随地可能发作,且大部分发作时病人意识不清,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所以不能从事如驾驶车辆、高空作业、操作转动的机器及常接触水、火、电的工种,以及在江、河、湖、海面上或岸边不能工作。选B。解题关键:癫痫患者随时随地可发病,因此最好从事办公室职员工作,不要开车、游泳、夜间独自外出等。【考点】:癫痫患者适宜的工作

  • [单选题]患者女,37岁。家人发现其出现神志恍惚,步态蹒跚而被送入医院,不久即发生昏迷,体检时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瞳孔缩小,流涎呕吐,为尽快明确昏迷原因,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 呕吐物鉴定

  • 解析:昏迷为脑功能发生高度抑制的病理状态。主要特征是严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对体内外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意识障碍和昏迷约占全部急症病例的3%,应积极诊治和抢救。首先应明确昏迷原因。呕吐物检查:凡疑有药物或毒物中毒,如有呕吐物应保留作针对性的毒物鉴定,如无呕吐物应插胃管抽取胃内容物检查。故选A。解题关键:若疑有药物或毒物中毒,如有呕吐物应保留作毒物鉴定。【考点】:昏迷原因的检查

  •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教师,上课时突然左侧肢体瘫痪,查体时发现左侧肢体远端痛、温觉存在,位置觉丧失,图形觉、重量觉存在,该患者存在()
  • 解析:"深感觉"是指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如果传导深感觉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病损,出现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障碍,则为深感觉障碍。浅感觉是指皮肤、黏膜的痛觉、温觉和触觉而言。如果传导刺激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因病损出现痛、温、触觉障碍,则为浅感觉障碍。故选C。解题关键:"深感觉"是指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浅感觉:痛、温、触觉。【考点】:深感觉障碍

  • [单选题]对头痛病人,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 鼓励病人应用止痛药


  • [单选题]患者女,10岁。发作性双目瞪视不动,呼之不应,每周3~4次,每次15秒左右,体检无异常发现。

  • [单选题]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

  • [单选题]脑出血,下列疾病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 CT、MRI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外科护理学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麻醉病人的护理题库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护理学相关理论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护理题库 儿科护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