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缺血后恢复血流后损伤加重

题目: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

解析:缺血后再灌注以恢复血流,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这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 小动脉及微动脉

  • 解析:主动脉和大动脉的血压高、血流快、血管有较大的弹性及可扩张性,称为弹性储器血管;中等动脉是将血液分别运送到各组织器官,称为分配血管;小动脉及微动脉处的血流阻力最大,称为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称为交换血管;静脉数量多、口径粗、容量大,称为容量血管。

  • [单选题]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 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血管内白蛋白进入组织间隙,血管内的水也进入组织间隙,引起间质水肿,进而全身性水肿、胸腹腔渗液,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全身组织缺血、缺氧,导致MODS。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 组织的再生能力

  • 解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有:缺血时间、侧支循环、对氧的需求程度、再灌注条件。而组织的再生能力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 [单选题]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

  • 解析:输血速度的确认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血液成分、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有着不同要求,但都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边输边观察。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应控制在5~10ml/分钟,急救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分钟,不论什么情况,年老体弱、婴幼儿输血速度宜慢(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1ml、小儿每分钟约10滴),不论什么情况,每一单位的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不正确,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动学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
  • 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 解析: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科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

  • [单选题]患者,男性,79岁,突发解鲜红色血便1500ml,四肢冰凉,脉搏细数,血压90/50mmHg,给予大量输血输液,出现球结膜水肿,室性心律失常,双肺底听诊明显湿啰音。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考虑此患者出现缺血-再灌注的病因是()
  • 失血性休克

  • 解析:患者下消化道大出血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血输液后出现心、脑、肺的再灌注损伤,故选D。

  • [单选题]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
  •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

  • 解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包括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呼吸频率与心率(或脉率),故第1题的答案为A;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故第2题的答案为C: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故第3题的答案为B;脓毒症休克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故第4题的答案为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故第5题的答案为D。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题库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 危重病人的监测技术、结果解读与综合分析题库 危重病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题库 心力衰竭题库 创伤题库 营养支持题库 心律失常题库 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题库 危重病人诊断和治疗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