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兴趣小组活动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

解析: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各种主题的班会,兴趣小组活动属于课外活动中的一种,不是班级活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具体运算阶段

  •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具体运算阶段的逻辑思维是需要依靠实物和直观形象进行的,不能依靠单纯的符号运算。即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与真实、具体的物体相关的思维活动。正如本题的前提"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所强调的。而形式运算与具体运算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而能够通过推断假设解决"如果一那么"的问题,就是说,即使没有去过某人的家,但只要知道具体位置,那么也能够通过头脑中存储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信息分析出去朋友家的具体方向。故选择C。A选项,感知运动阶段,即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包括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B选项,前运算阶段,其特征为"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雏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其特征为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 [单选题]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就撤除对他的惩罚。这是( )。
  • 负强化

  • 解析:A选项消退是指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B项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C项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D项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题目中是消除不愉快刺激来增加学生的好行为的发生频率,故是负强化。

  • [单选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 个性影响力

  • 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故选择C。

  • [单选题]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的体验或信息,平时虽然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态是( )。
  • 前意识水平

  • 解析:前意识水平是指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虽然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再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况。

  • [多选题]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 )。
  • 直线式

    螺旋式

  • 解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方法。

  • [单选题]学习时,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精细加工策略

  •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 [单选题]"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泥鳅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遵循( )原则。
  • 因材施教

  •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的一项教育原则。教泥鳅学习飞行,是不关注其实际,不尊重个性差异的做法,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