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氯硝西泮
题目:可以治疗强直肌阵挛发作的药物是()。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抗癫痫药的用药监护”。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或托吡酯。二线药包括氯巴占、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噻加宾、唑尼沙胺。失神性发作(小发作):典型失神发作乙琥胺和丙戊酸钠是首选药,替代方案包括氯硝西泮和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治疗可能与失神发作共存的特发性初期的全面强直性发作癫痫也非常有效。强直肌阵挛发作可以在一系列综合征中出现,并对治疗的反应差别很大。丙戊酸钠是首选药;氯硝西泮与左乙拉西坦也可以使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对间日疟和三日疟首选药物为()
伯氨喹
氯喹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属于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的是()。
维拉帕米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CCB)可进一步分为二氢吡啶类CCB和非二氢吡啶类CCB(包括苯并硫氮草与苯烷基胺类)。其中属于二氢吡啶类CCB药物临床使用的最多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尼卡地平、非洛地平等;属非二氢吡啶类的药物是地尔硫?和维拉帕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属于外周性镇咳药的是()。
苯丙哌林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镇咳药的代表药物”。中枢性镇咳药有可待因、福尔可定、喷托维林、右美沙芬;外周性镇咳药有苯丙哌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单选题]拮抗维生素K,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发挥抗凝血作用的抗凝血药是()。
双香豆素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有:①维生素K拮抗剂:可拮抗维生素K,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发挥抗凝血作用,主要有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新抗凝、华法林。此类药起效果缓慢、价格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②肝素(UFH)与低分子肝素(LMWH):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起效迅速,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主要药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③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主要药品有水蛭素、重组水蛭素、达比加群酯。④凝血因子Ⅹ抑制剂:可间接或直接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并与抗凝血酶Ⅱ结合,形成构象改变,使凝血酶抗Ⅹa因子活性增强270倍,阻碍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产生。前者包括磺达肝葵钠和依达肝素,后者有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磺达肝葵钠不干扰血小板因子Ⅳ和血小板,致血小板减少症风险低,血浆半衰期21小时,极少引起出血。
[单选题]舌下含服吸收迅速完全,血液透析清除率低的药物是()。
硝酸甘油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抗心绞痛药的作用特点”。硝酸甘油起效最快,2~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作用持续时间也最短约20~30分钟,半衰期仅为数分钟。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80%,在肝脏被迅速代谢为两个几乎没有活眭的中间产物1,2-二硝酸甘油和1,3-二硝酸甘油,经肾脏排出,血液透析清除率低。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是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首选,疼痛约在1~2分钟消失;而舌下喷雾起效更快,几乎与静脉注射相近,但该种给药方法受限于不良反应,不能给予较大剂量。硝苯地平作为一代二氢吡啶类药,比二代的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的负性肌力作用更大,可以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因长期感觉惊恐口服阿米替林,175mg,1次/日。忽因某事其惊恐发作加重,每周发作4~5次。经住院后治疗,诊断为焦虑症。治疗用药:劳拉西泮0.5mg,口服,1次/日;帕罗西汀20mg,口服,1次/日;阿米替林150mg,口服,1次/日,逐渐减量至停用。关于帕罗西汀的描述,错误的是()。
停药时可直接停服
[单选题]患者,女性,56岁,间断性感到上腹部饱胀、恶心达1年。患者在1年前曾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恶心、上腹饱胀感,后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好转。在2个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查体:上腹部无反跳痛,有轻微压痛。胃镜、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用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口服,3次/日。下列选项中,关于莫沙必利的作用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不会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多选题]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常见的典型不良反应有()。
皮疹
荨麻疹
瘙痒
过敏性休克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中,常见皮疹、荨麻疹、瘙痒、过敏性休克。少见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肝脏转氨酶ALT及AST升高等;可出现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E。
[单选题]总行()是全行声誉风险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声誉风险的各项管理工作,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组织建立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机制,总行各部门对本条线范围内的声誉风险管理负有直接责任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