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56℃加热30min可灭活补体

题目:关于补体理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加热、紫外线照射、机械振荡、酸碱和酒精等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在-10℃活性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56℃加热30min灭活,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标本保存应置于-20℃保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 红细胞和溶血素

  • 解析: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考点:补体结合试验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补体活性片段中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是()
  • C3a


  • [单选题]补体具备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 促进抗体生成


  • [单选题]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激活物,下列物质应除外的是()
  • 细菌内毒素

  • 解析: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由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和经典途径相同的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途径。MBL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为表面含有甘露糖基、岩藻糖和N-氨基半乳糖的病原微生物。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
  • EUSA

  • 解析:测定方法分为免疫溶血法及免疫化学法。免疫化学法分为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 [单选题]关于补体成分检测说法错误的是()
  • 检测单个补体含量的方法包括免疫溶血法和免疫化学法

  • 解析:免疫溶血法检测的是单个补体成分的活性而不是含量。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题库 内科学基础题库 病原学题库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题库 分子生物学题库 补体检测及应用题库 凝集反应题库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题库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题库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