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题目: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适宜此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解析:年轻女性,受累关节数多,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持续血沉增快,早期出现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的因素,所以在治疗时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早期联合应用多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以减缓骨质的进一步损坏,争取最终达到临床缓解的治疗目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免疫活性细胞上的阿片样受体是存在于()
几乎所有的免疫活性细胞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关节痛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特征性的表现是()
晨僵
[单选题]女性,17岁。因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痛10天来诊,伴劳累后胸闷气短,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心律齐,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该患者的诊断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发热控制后测尿蛋白定量3次大于0.5g/d,说明该患者合并有狼疮肾炎,应进一步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治疗上首先考虑加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有急性肾衰竭者可激素冲击治疗。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不常出现的血液系统改变是()
大细胞性贫血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轻中度贫血,通常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病机制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胃肠道慢性失血和慢性病性贫血有关。活动期常有血小板增高,当合并Felty综合征时表现为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原因为维生素B1缺乏,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不常见)。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彻底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