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我国多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PIA1引起

题目:下列关于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说法哪项不正确

解析: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TP)主要是由于胎儿和母亲间的血小板血型不合,使母亲产生同种抗体,此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内,并与胎儿血小板反应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在白种人群中,多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PIA1引起可能是由于母亲为PIA1阴性,父亲为P1A1阳性,母亲受到P1A1阳性血小板免疫,而产生了抗P1A1的抗体,从而破坏胎儿和新生儿P1A1阳性血小板。我国主要是由Yukb(Pen)抗原引起,而并非P1A1抗原。由于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倘若无并发症,数周内可自然恢复,三个月内痊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抗原的抗原性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体液中的ABH物质具有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

  • 解析:抗原性包含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是指与抗体反应的能力。免疫原性则是指刺激机体诱发免疫反应的特性。体液中的ABH物质是小分子物质,仅具有反应原性者,称为半抗原。异种血清,异型蛋白,异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均具有反应原性和免疫性,因而都是完全抗原。若人为地使半抗原与体内大分子蛋白结合,就可使半抗原转变为完全抗原。这种大分子的蛋白质称为载体。

  • [单选题]关于IgG生物化学特性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IgG1结合补体的能力最强

  • 解析:IgG是体内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在二次免疫应答中可大量生成。根据重链恒定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又可分为IgG1、IgG2、IgG3、IgG4四种亚类。其中IgG3结合补体的能力最强,IgG1次之,IgG2很差,IgG4很难结合补体。IgG1和IgG3在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中有重要意义。

  • [单选题]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IgD在血清中的含量较高,属血型抗体

  • 解析:IgA其特性由α重链决定。它又可分为IgA1和IgA2两个亚型。在输血工作中,其临床意义相对较少。IgD其特性是由δ重链决定,作为抗原的受体存在于B淋巴细胞表面上,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属非血型抗体。

  • [单选题]人类首先发现的红细胞血型是
  • C.ABO血型系统

  • 解析:Landsteiner首先描述了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系统——A型、B型及O型。二年后Landsteiner的两位同事Sturle和vonDescatello发现第四个ABO血型——AB血型。

  • [单选题]从血清学角度看,Rh阴性只有
  • ccdee

  • 解析:从免疫血液学角度来说典型Rh阴性只有ccdee。

  • [单选题]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输血小板后产生的同种抗体只针对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 解析:由于反复输注血小板受血者的血清中可产生血小板的相应抗原刺激后抗体,当再次输入血小板后,就会产生血小板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引起输入血小板的迅速破坏。输血小板后产生的同种抗体主要是针对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和HLA抗原。抗体产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也见于胎儿和母亲间血小板血型不合和患者自身抗体所致。

  • [单选题]人体的白细胞上有几类抗原
  • B.三类

  • 解析:人体的白细胞上有三类抗原:一为红细胞血型抗原;二为白细胞自身特有抗原;三为与其它组织共有的,也是最强的同种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简称HLA)。

  • [单选题]应用微量淋巴细胞试验不能检出HLA
  • D.D和DP位点上抗原

  • 解析:HLA-A、B、C、DR和DQ位点上的抗原可用血清学方法检出,一般应用微量淋巴细胞试验,而D和DP位点抗原可用细胞培养方法检出。HLA的各型的亚型抗原间可有交叉反应

  • [单选题]由血清蛋白引起输血反应的患者需再次输血时输注何种血液制品最佳
  • C.洗涤红细胞

  • 解析:由血清蛋白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可以是输注血浆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为了防止不良输血反应,对有此反应患者尽量避免应用血浆。倘若需要时,可应用人工代血浆或应用经洗涤红细胞。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一章血液生理学基础题库 第三章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题库 第四章治疗性输血与自身输血题库 第二章输血免疫学基础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