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是()。
  • 正确答案 :E
  •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

  •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Quick于1935年创立的。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其凝固时间取决于凝血因子Ⅱ、Ⅶ、Ⅴ、Ⅹ、Ⅰ的水平。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正确选项是E。

  •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男性:11~13.7秒,女性:11~14.3秒,患者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几秒以上有意义?()
  • 正确答案 :C
  • 3秒


  • [单选题]根据因子Ⅷ:C和Ⅷ:Ag结果可以将血友病A分为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和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M-),前者主要表现为()。
  • 正确答案 :D
  • Ⅷ:C减低,Ⅷ:Ag正常或偏高

  • 解析:根据因子Ⅷ:C和Ⅷ:Ag结果可将血友病A分为两型:①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M-)型占85%,即因子Ⅷ:C和Ⅷ:Ag均减低或缺如。②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型占15%,即因子Ⅷ:C降低或缺如,而Ⅷ:Ag水平正常或偏高。CRM-表示因子Ⅷ:C合成量减少,CRM+型表示因子Ⅷ:C分子结构异常。

  • [单选题]以下哪个凝血因子不参与凝块形成()。
  • 正确答案 :D
  • 解析:参与凝血过程的是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X,Ⅺ,Ⅻ,因子ⅩⅢ不参与此过程。

  • [单选题]肝脏疾病中最先减少的凝血因子是以下哪些,其次是以下哪些,最后和最少减少的是哪些凝血因子()。
  • 正确答案 :A
  • Ⅶ、Ⅱ和Ⅹ、Ⅴ

  • 解析:FⅦ和FⅡ减低,先于肝功能异常,可以作为肝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Ⅹ和FⅤ减低,反映肝病进入肝硬化阶段。

  • [单选题]下列哪项错误()。
  • 正确答案 :D
  • 若被检血小板中的PAIg含量高,加蔗物显色后颜色浅

  • 解析:ELISA法(双抗体夹心)法:将抗人IgG抗体包被在酶标板反应孔内,加入被检血小板裂解液,若此液中存在PAIgG,便与包被的抗体结合,再加入酶标的抗人IgG抗体,与结合在板上的PAIgG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其深浅与血小板裂解液中的PAIgG成正比。PAIg特异性低,只能作为筛查指标。ITP患者经治疗后,PAIg水平下降;复发后,则又可升高,故可以作为检测其病情变化的指标。

  •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因分娩时羊水栓塞导致DIC,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正确答案 :E
  • 血栓烷B2(TXB2)含量减少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主要实验室指标为:血小板计数减少,生存时间缩短,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增高,如TXA2、TXB2,凝血时间延长,PT、APTT延长,D-二聚体、3P试验阳性,血片中可见破碎及变形红细胞等。

  • [单选题]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中,一期法检测因子Ⅱ、Ⅴ、Ⅶ和Ⅹ活性主要是测定()。
  • 正确答案 :A
  • PT

  • 解析:一期法原理:将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Ⅱ、FⅤ、FⅦ和FⅩ基质血浆混合,进行PT测定。将正常人混合血浆与乏因子血浆混合,测定PT,作出标准曲线。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Ⅱ:C、FⅤ:C、FⅦ:C和FⅩ: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原发性肺癌2年出现肝转移,静脉置管处出现渗血不止,查PT,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正常,血常规正常。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凝血因子活性半衰期最短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因子Ⅶ

  • 解析:凝血因子中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的是因子Ⅱ、Ⅶ、Ⅸ、Ⅹ、Ⅺ、Ⅻ;属于辅因子的是因子Ⅲ、Ⅴ、Ⅷ;因子Ⅻ为转谷氨酰胺酶。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原理题库 安全献血题库 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题库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基本方法题库 红细胞及白细胞检查题库 临床输血管理题库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输注治疗题库 免疫血液学题库 输血不良反应题库 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