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王某
题目:放学后,几名学生到教师王某私自开设的学校附近的商店里,购买了过期食品,导致食物中毒。对这起事故应承担的主要责任的是( )。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题目中,教师王某是私自开设商店,出售过期食品,属于个人因素导致的学生受到伤害,因此要承担主要责任。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古代"无为"观念的是( )。
无所作为
解析:道家所指的"无为"指的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而不妄为,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并非是无所作为,故选择D。
[多选题]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较为简单,主题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材料中所说的苏霍姆林斯基、马克思和高尔基的话语内容都在说"爱"这个主题,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爱特指老师对学生的爱。
(2)可以写议论文,从师爱的重要意义或师爱的表现形式等角度去写,通过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例或者历史上教师关爱学生的小故事来说明师爱的重要与伟大。可进行多种选择,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就比较多了,类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都可以用在作文中进行写作。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爱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对学生关心照顾""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单选题]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 )。
卢梭
解析: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法国教育家卢梭。他主张让儿童在大自然中通过身体锻炼、劳动和观察事物来学习。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活动课程理论,并付诸实践。
[多选题]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
学生固定
教师固定
场所固定
时间固定
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内容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和场所固定。
[单选题]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主要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解析: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主要是对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
[单选题]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激活功能
解析: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激活功能,即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单选题]"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的特征
不平衡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不同时期,人的发展速度不同,关键期是不平衡性的体现。故选择C。A选项,个别差异性,强调不同学生间存在差异;教学启示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B选项,连续性,强调发展各个阶段相互衔接,阶段性与连续性现结合,量变与质变相结合。D选项,顺序性,强调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有顺序的发展过程;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解析:A项,毕昇,我国北宋时期伟大的发明家。宋庆历年间,毕昇根据实践经验,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蔡伦,东汉时期发明家,他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B项,《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C项,《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祖冲之,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综上所述,A、B、D三项说法有误,C项说法正确,当选。
[多选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
根据以上文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