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常规
题目:1岁患儿,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给予治疗后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检查。下列哪项检查不需要做()
解析:佝偻病正确的诊断必须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结果,暂不需要检查血常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检查为弥漫性混合性细胞淋巴瘤,右腹股沟淋巴结1cm×2cm,无压痛,脾肋下3cm,骨髓淋巴瘤0.12cm。诊断考虑属于()
ⅣB
解析:淋巴瘤临床分期如下:I期:病变仅限于1个淋巴结区(Ⅰ)或淋巴结外单一器官(ⅠE);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2个或更多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Ⅲ期:膈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以同时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结以外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ⅢE);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如累及肺、肝及骨髓等。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C以上连续3天、盗汗及6个月内体重减轻1/10或更多)为B组,无全身症状为A组。
[单选题]患者,40岁,肝硬化大量腹腔积液,呼吸困难,用利尿剂后小便仍少,如需放腹腔积液。放腹腔积液加输白蛋白,每次放多少腹腔积液合适()
4000~6000ml
[单选题]梅毒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
树胶样肿
解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95%以上通过性交传播,少数可因输血、接吻、医务人员不慎受染等直接接触传播(后天性梅毒)。梅毒螺旋体还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先天性梅毒)。基本病变有:(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指小动脉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使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小动脉周围炎指周围管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浆细胞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病变特点之一。(2)树胶样肿:病灶呈灰白色,大小不一,从镜下才可见到的大小至数厘米不等的结节。镜下结构颇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形态类似干酪样坏死,唯坏死不如干酪样坏死彻底,弹力纤维尚保存。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组织内原有血管壁的轮廓。坏死灶周围肉芽组织中富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而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且必有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树胶样肿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最后使器官变形,但绝少钙化。
[单选题]瘀点是指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为()
<2mm
解析:瘀点是指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
[单选题]显微镜下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
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解析: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①核浓缩,即由于核脱水使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核的体积缩小;②核碎裂,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核膜破裂,染色质碎片分散在胞浆中;③核溶解,在脱氧核糖核酸酶的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因而染色质变淡,甚至只能见到核的轮廓。以后染色质中残余的蛋白质被溶蛋白酶所溶解,核便完全消失。
[单选题]下列哪项资料适用于中位数描述()
偏态分布资料
解析:中位数是一组观察值的位置平均数,直接由原始数据计算中位数时,若n为奇数,则中位数为将观察值从小到大排序后中间位置那个观察值;若n为偶数,中位数为将观察值从小到大排序后中间两个观察值的算术均数。用频数表计算中位数时先据频数表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之五十分位数即为中位数。中位数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它不受两端特大、特小值的影响,当分布末端无确切数据时也可计算。
[单选题]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
丘脑下部
解析:体温调节中枢指下丘脑的某些对体温变化起调节作用的神经结构。视交叉后方的下丘脑较靠前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散热,较靠后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产热,这两个区域之间保持着交互抑制的关系,使体温相对恒定。
[单选题]能杀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TNF-α
解析:在罗列的细胞因子中,只有TNF具有直接杀伤细胞的能力,其他因子只能通过调节其他细胞或细胞因子的功能而间接发挥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