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教育问题

题目: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

解析: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社会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故选择A。B项,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D项,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的现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酒醉吐真言,李某现在并没有喝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李某可能说真话,也可能说假话

  • 解析:本题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酒醉吐真言"可以理解为"如果酒醉,那么吐真言"。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不能判断李某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能推出。故选择D项。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解析:孔子主张学、思、行相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A选项是荀子的思想:B选项是《中庸》中的思想;C选项是王夫之的思想。

  • [单选题]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   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A.正确B.错误
  • 解析: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 [多选题]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作品与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
  • 《太公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

  • 解析:不朽的战争艺术是《孙子兵法》。《太公兵法》又称《六韬》,它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单选题]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 自我修养法

  • 解析:自我修养法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自我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自我批评)、箴苦(座右铭)、慎独等方式。题十中,班主任王老师使用的德育方法是自我修养法。说服教育法是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榜样示范法是教师利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德育方法这一内容是历年真题的高频考点,涉及的题型包括单选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等。每种题型都有不同的考查形式和要求。在单选题中,一般考查具体德育方法的含义,通常结合一些名言、情境等命题,如通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这句话来判断所体现的德育方法。简答题一般考查某一德育方法的具体要求,这需要考生准确识记相关知识。材料分析题考查的内容更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一般是针对某一情境,要求考生运用德育方法及其相关原理进行判断、分析和论证。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