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 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题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解析:考查环保部门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68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五)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六)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七)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八)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为购买大型机器设备举行招标活动,投标人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私自串通抬高价格,由乙公司中标,乙公司向丙公司和丁公司支付设备款的30%。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的行为属于:()
限制竞争行为
解析:考查法律禁止的竞争行为的类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其中限制竞争行为包括四种:
1.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
3.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4.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
考生应当能够从宏观上予以区分。故C选项正确,其他错误。
[单选题]对下列法院的处理结果当事人不可以提起上诉的是:()
丙对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裁定驳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院的判决、裁定、决定可以上诉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与驳回起诉三类裁定,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因此C项正确,ABD项不正确。
[单选题]吴某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在北京某科技咨询公司工作。由于该公司规模很小,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上班不久,吴某生病住院,花费医疗费若干。其欲找公司报销,公司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且吴某之病不属于工伤为由拒绝报销。请问吴某该如何请求解决?()
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解析:本题考查仲裁范围。劳动争议仲裁不适用《仲裁法》的规定,回答本题需注意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单选题]医生甲退休后,擅自为人看病2年多。某日,甲为乙治疗,需注射青霉素。乙自述以前曾注射过青霉素,甲便未做皮试就给乙注射青霉素,乙因青霉素过敏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以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
解析:这三个罪都可以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到底构成哪个罪,主要是看犯罪主体的身份。如果犯罪主体是医生,那么构成医疗事故罪,如果犯罪主体是非法行医者,那么构成非法行医罪。如果是普通主体,那么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前半段的规定是对本罪基本犯的规定,后半段的规定是对本罪结果加重犯的规定。甲虽然是退休医生,但题目说他"擅自为人看病",这说明他没有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所以,甲现在属于非医师。其看病行为就属于"非法行医"。甲非法行医过失致人死亡就构成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故,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多选题]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
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医院后死亡。(事实二)
交警对乙车进行切割,试图将乙救出。此时,醉酒后的丙(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52mg/100ml)与丁各自驾驶摩托车"飙车"经过此路段。(事实三)
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摩托车侧翻,猛烈撞向乙车左前门一侧,丙受重伤。20分钟后,交警将乙抬出车时,发现其已死亡。现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是否已死亡,也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所受创伤是否为致命伤。(事实四)
丁离开现场后,找到无业人员王某,要其假冒飙车者去公安机关投案。(事实五)
王某虽无替丁顶罪的意思,但仍要丁给其5万元酬劳,否则不答应丁的要求,丁只好付钱。王某第二天用该款购买100克海洛因藏在家中,用于自己吸食。5天后,丁被司法机关抓获。(事实六)
请回答第(1)~(6)题。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丙、丁均触犯危险驾驶罪,属于共同犯罪
丙、丁未能完成预定的飙车行为,但仍成立犯罪既遂
解析:丙、丁"飙车",这属于"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第133条之一)。由于二人是飙车,即互相追逐竞驶,因此构成共同犯罪。选项A正确。丙虽然醉酒驾车,但无证据证明丙对危害公共安全持放任或追求态度。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也说明丙对危害公共安全并无故意。因此,丙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选项B错误。根据事实四,丙无须对乙的死亡负责,因此丙的行为并未构成更重的交通肇事罪。所以,对丙只能按照危险驾驶罪定罪。故,选项C错误。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以实施危险驾驶行为为既遂。故,丙、丁的犯行已经既遂。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多选题]关于庭前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可在庭前会议中进行调解
控辩双方可在庭前会议中就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进行讨论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83条的规定:"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一)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二)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三)社会影响重大的;(四)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可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庭前会议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也可以不通知被告人参加,而非必须通知被告人参加,即对被告人而言,参加庭前会议并不是一项法定的权利,A选项表述不正确,不当选。根据《刑诉解释》第184条的规定:"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一)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二)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三)是否申请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但未随案移送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四)是否提供新的证据;(五)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六)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七)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八)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可知,选项B涉及上述第184条第3款,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可以在庭前会议中进行调解,B选项表述正确。D选项涉及上述第1款第5项,即控辩双方可以在庭前会议中就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进行讨论,D选项表述正确,亦当选。C选项涉及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庭前会议只能解决程序性的事项,不能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裁决。根据上述第1款第6项,庭前会议可以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的申请,但无权就是否排除作出决定,C选项表述不正确,不当选。
[多选题]甲将1套房屋出卖给乙,已经移转占有,没有办理房屋所有权移转登记。现甲死亡,该房屋由其子丙继承。丙在继承房屋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丁,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移转登记。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乙虽然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但是基于甲的意思取得占有,乙为有权占有
乙可以对甲的继承人丙主张有权占有
在丁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乙可以以占有正当权利来源对丁主张有权占有
在丁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丁可以基于其所有权请求乙返还房屋
解析:选项A、B考查有权占有。《物权法》第241条规定:"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有关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使用、收益、违约责任等,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本题中,乙占有甲的房屋系基于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产生,因此乙的占有为有权占有,选项AC正确。在甲死后,甲的继承人丙概括继承了甲的全部财产,包括甲的债务,因此乙仍然可以对丙主张有权占有。选项B正确。根据《物权法》第243条的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可知,在丁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丁可以基于其所有权请求乙返还房屋。选项D正确。
[多选题]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最高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并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庭
在死刑复核案件中,最高检察院应当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见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40条第1款,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A正确,B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40条第2款,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D错误;死刑案件中采用非开庭审理的方式,而是书面审理加调查的方式。所以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