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自杀意念
题目:患者,女性,34岁。自幼性格内向,婚后存在长期的失眠、头痛等症状,但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关心,也未经有效的治疗,性生活不协调。近半年来,逐渐出现情绪压抑,工作无精打采,对生活厌烦,觉得活着没意思,常常有想死的念头,但顾及孩子一直没有行动。
解析:(3)自杀意念系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该患者目前以持续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有半年以上,社会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该患者目前的自杀意念要尽早发现并解决自杀意念的原因,必要时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甚至可考虑住院治疗,预防自杀的发生。同时也应当同情和理解患者,不要歧视,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新适应社会,而不是尽量回避或不能与其探讨自杀相关问题。对于患者目前的自杀风险要告知患者家属,做好防范,以防意外发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面关于精神分裂症概念演变哪项是正确的
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
解析:精神分裂症概念的由来按照时间顺序是: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Hecket(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单选题]以下关于自杀的描述哪条不对
我国男性自杀死亡率比女性高
解析: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并为15~35岁青年人前3位的主要死因。自杀不仅伤害本人,还至少对其有关的6个人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社区和家庭在心理、社会交往及经济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自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西方国家,男性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和女性自杀死亡之比为3:1,但在亚洲国家性别因素在自杀风险中的作用则不明显,而我国女性自杀死亡率比男性高25%。
[单选题]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是
血清白蛋白减少
解析:本题属记忆题,覆盖理解内容。考核知识点为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错选"D",说明基础知识不牢固,对胶体渗透压与白蛋白多少形成的相关性概念不清;②错选"E",说明对醛固酮变化在水钠潴留时与水肿形成相关性掌握不清。血清白蛋白减少可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组织间液生成大于重吸收而产生水肿。复习要点通过复习病理生理有关产生水肿主要因素,认识其发病机制。
[单选题]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
医德修养
[单选题]《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下列各项在<执业医师法》中没有规定的是
因态度恶劣与患者发生医疗纠纷的
[单选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