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 正确答案 :C
  • 湿邪

  • 解析: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袭阳位:感冒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冷 (2)寒性凝滞:痛 (3)寒性收引: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3.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困重、秽浊 (2)湿为阴邪,易于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脾阳受困 (3)湿性黏滞:病程长 (4)湿性趋下:下半身水肿重,阴部疾病 4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口干口渴,气短乏力   (3)暑多夹湿:呕恶,困倦,大便溏泄 5瘀血   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 2.肿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4.紫绀: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5.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 6.脉象常见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 [单选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
  • 正确答案 :E
  • 桂枝芍药知母汤

  • 解析:患者出现诸上症状由于风湿之邪,合而流注于筋骨,搏结于关节,气血痹阻不畅而致诸肢节疼痛而肿大;风湿相搏,病久不解,正虚邪盛,营卫气血耗损,而日渐化热伤阴。治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应选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正如《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 [单选题]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C
  • 7:1

  • 解析: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 [单选题]芳香药多具有
  • 正确答案 :A
  • 辛味

  • 解析: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功能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

  • [单选题]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 正确答案 :D
  •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 解析: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是大定风珠的组成中药物
  • 正确答案 :E
  • 牛膝

  • 解析: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鸡子黄 干地黄 生白芍 麦冬 生龟板 生鳖甲 生牡蛎 麻仁 阿胶 五味子 炙甘草

  • [单选题]由黄连、半夏、瓜蒌实组成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小陷胸汤

  • 解析:小陷胸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黄连 半夏 瓜蒌实

  • [单选题]关于问诊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循循善诱,以暗示引导患者提供所需资料


  • [单选题]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是
  • 正确答案 :D
  • 20%~40%


  • [单选题]对医学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准确理解是对病人
  • 正确答案 :E
  • 避免任何伤害

  • 解析:不伤害原则的具体要求   强化以患者为中心和维护患者利益的动机和意识,坚决杜绝有意和责任伤害;恪尽职守,千方百计防范无意的但可知的伤害以及意外伤害出现,不给患者造成本可避免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正确处理审慎与胆识的关系,经过风险/治疗、伤害/受益的比较评价,选择最佳诊治方案,并在实施中尽最大努力把可控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 [单选题]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渐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B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 解析: 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多因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引起水肿,辩证湿毒浸淫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 [单选题]感冒之因虽多,但有主次不同,其主因是
  • 正确答案 :B
  • 风邪侵袭


  • [单选题]噎膈的产生除与食管、胃有关外,还与哪些脏腑有关
  • 正确答案 :B
  • 肝、脾、肾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