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协调运行

题目:在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

解析:在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运行的,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一定的资源组合状况必然形成其特定的生态群落和自然景观。其中任何一种资源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相应的变化,甚至导致系统的整体变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决定农业劳动力质量的因素是()。
  •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 解析: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体力表现为劳动者体质的强弱,智力表现为文化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劳动者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决定农业劳动力质量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

  • [多选题]农业中,水资源的作用是指()。
  • "水是农业的命脉"

    "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没收在于水"

    水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水是农作物蒸腾降湿时所需的


  • [多选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有()。
  • 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途径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措施

    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有重大政治意义


  • [多选题]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概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东高西低,平原多,山地少

    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大

  •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是:①国土辽阔,土地类型多样,水热条件多种多样;②气候复杂,水热条件组合多样;③西高东低,山地多,平原少;④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少;⑤土地承载能力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⑥土地退化严重;⑦后备土地资源中,宜农荒地数量少,质量差;宜林地数量多,质量较好。

  • [多选题]我国水资源的概况有()。
  • 总量较大,人均水量低

    地区分布不均衡

    时间分布很不均衡

    水、土组合不均

  •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概况为:①总量较大,人均水量低;②地区分布不均衡,总趋势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③降水时间分布很不均衡,有夏秋丰富、冬春贫乏的特征;④水、土组合不均,形成了少部分土地集中了大量水资源,而大部分土地却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局面。

  • [多选题]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吸纳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人多地少的地区可以向人少地多的地区转移

  • 解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途径有:①农业内部的转移。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发展。②发展高度集约化的庭院经济。③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兴建农村小城镇。④区域间流动。人多地少的地区可以向人少地多的地区转移一些农业剩余劳动力,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吸纳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⑤向城市转移。扩大城乡经济往来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能解决城市劳务需求。

  • [多选题]广义而言,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
  • 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管理

    自然环境与环境效应管理

    自然资源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

  • 解析:广义而言,资源管理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管理活动,既包括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管理,又包括自然环境与环境效应管理;既包括单项自然资源管理,又包括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既包括自然资源微观管理,又包括自然资源宏观管理,更包括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复合管理。

  • [单选题]村民王刚承包耕地10亩,分为甲、乙两块,其基本情况如表1-1所示。请根据生态经济原理及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结合以下各小题情况,分析并解答。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初级房地产经济题库 初级金融专业题库 初级工商管理题库 初级财政税收题库 初级商业经济题库 第四章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题库 第三章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题库 第一章农业资源题库 第二章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题库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