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稽留热
题目: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
解析: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36岁男性,溃疡病史,近2天来黑便,每天1~2次,估计其出血量大约为()。
50~70ml
[单选题]正常肺部叩诊音为()。
清音
解析:胸部叩诊音可分为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其音响强弱和高低与肺脏的含气量的多少、胸壁的厚薄以及邻近器官的影响有关。故本题选D。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解析:白细胞致热原属于内源性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注意B为易混淆项。
[单选题]下列情况可引起语音震颤增强,除了()。
大量胸腔积液
解析:语音震颤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而定,一般来说,发音强、音调低、胸壁薄以及支气管至胸壁距离近者语音震颤强,反之则弱,此外,语音震颤在两侧前后的上胸部和肩胛间区及左右胸骨旁第1、2肋间隙部位最强,于肺底最弱。语颤增强见于:①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等;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常见于: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单选题]心脏触及震颤多由于()。
心脏瓣膜狭窄
解析: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震颤的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在一般情况下,震颤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或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震颤,仅在房室瓣中度关闭不全时可触及震颤,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除右心(三尖瓣及肺动脉瓣)所产生的震颤外,震颤在深呼气后较易触及。临床上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单选题]女,18岁,皮肤反复紫癜和淤斑,月经量多2年。既往经常关节疼痛,10岁起经常刷牙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