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E

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健全乡村治理结构 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题目: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其主要意义包括( )。

解析:推进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包括:①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解决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些遗留问题,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②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③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④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乡(镇)、村集体企业资产中账面价值与实际价位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新评定估算的工作,称为______。
  • 资产价值重估


  • [单选题]不属于产品介绍期的营销具体策略是______。
  • 增加新的花色品种


  • [多选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有( )。
  • 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有利于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收益率

  • 解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有:①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②有利于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筹资对企业顺利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起着重要作用。③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收益率。决策阶段财务管理可帮助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执行阶段搞好财务管理可以实施有效的监督,保证投资的预期收益得以实现。

  • [多选题]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包括( )。
  • 扩大农民就业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支撑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 解析: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包括:①中小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②中小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③中小企业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④中小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力量。

  • [单选题]下列关于农产品需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
  • 不同销售阶段的同一种农产品,其需求价格弹性相同


  • [多选题]最小费用法包括( )。
  • 费用现值比较法

    年费用法


  • [单选题]某村2008年全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200元,2009年农民按农业承包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交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共计每年每人平均70元。按标准工日计算,2009年全村每个农村劳动力实际承担农村义务工14个,劳动积累工25个。按规定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可由农民自愿申请以资代劳,当地每个工日价格为10元。当地乡政府统一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收齐后上交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劳动积累工按乡政府规定,统一用于公路两旁的植树造林。请据《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中的有关条款,以及农民负担审计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根据农民负担管理的有关规定,农民所上交的两工以资代劳款应由_______。

  • 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 [单选题]下列关于村级组织实行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村和组(社)公费订阅报刊的费用应合并计算

  • 解析:《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乡镇组织和村级组织和具体范围:乡镇组织实行限额管理的范围包括乡镇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准按部门分别计算订阅报刊的费用。村级组织实行限额管理的范围包括村和组(社),村和组(社)公费订阅报刊的费用应合并计算,不应超过限额标准。

  • [多选题]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够被农业生产利用的诸因素,主要包括( )资源。
  • 土地

    生物

    气候

  • 解析: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够被农业生产利用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水、生物和气候资源。农业自然资源有两种类型:①直接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资源,如:生物、水、土地资源等;②不直接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但为这种结合创造外部环境条件的资源,如农业气候资源。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初级经济师(农业经济)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 初级经济师(初级金融) 初级经济师(房地产经济)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