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发热反应

题目:患者女性,55岁,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20/90mmHg,应考虑为()

解析: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表现有颜面发红、焦虑、皮疹或轻度呼吸困难,发热,心动过速,寒战,轻度低血压。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30分钟~2小时,输注血小板可能发生得更早。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2~12小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三羧酸循环中,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 GTP

  • 解析:三羧酸循环中,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步骤是琥珀酰CoA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它可与GDP的磷酸化耦联,生成高能磷酸键。反应是可逆的,由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直接生成高能磷酸键的反应。

  • [单选题]等渗性失水大量输注等渗盐水,会出现()
  • 低钾性碱中毒


  • [单选题]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 [单选题]关于药效动力学的参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UC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 [单选题]为了很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采取的给药方法是()
  • 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加倍

  • 解析:首剂采用1.44倍的常用剂量是静脉给药方式的负荷剂量,有利于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口服给药的负荷剂量是常规剂量加倍。

  • [单选题]一名六岁儿童,现被诊断为脑膜炎,治疗选用青霉素的原因是()
  • 易通过血脑屏障

  • 解析:在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对青霉素的通透性增高,使青霉素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青霉素对健康人即使注射大剂量也难以进入脑脊液。

  • [单选题]关于D-二聚体(D-Dimer),描述不正确的是()
  • 原发性纤溶D-=聚体升高


  • [单选题]关于呼吸衰竭的分型,描述不正确的是()
  • 换气障碍型较少仅为低氧血症

  • 解析:换气障碍型多仅有低氧血症表现。

  •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有5年吸毒史,因"发热、头痛4天"入院。查体: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墨汁镜检到椭圆形的双层厚壁孢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机体免疫中只有细胞免疫参与

  • 解析:正常人常暴露于新生隐球菌的环境中,但发病者极少,人体对隐球菌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起着重要作用。体液免疫包括抗荚膜多糖抗体以及补体参与调理吞噬作用,协助吞噬细胞吞噬隐球菌。

  • 推荐下载科目: 外科住院医师综合练习题库 麻醉学题库 心胸外科学题库 影像医学科题库 外科重症监护治疗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