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王芳、李娜、张斐都没有去过庐山
题目:已知法学10级3班有36人,假定下列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其余为假( )。(1)并非法学10级3班所有同学都去过庐山。(2)法学10级3班王芳和李娜都去过庐山。(3)只有法学10级3班有人去过庐山,才能说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4)并非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依据上述假定及其给定条件,下列判断为真的选项是:
解析:说法(1)等值于"有些法学10级3班的同学没去过庐山",说法(4)等值于"有些法学10级3班的同学去过庐山",这两种说法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则说法(2)和(3)只有一真,说法(3)只有在"法学10级3班没有人去过庐山,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的情况下为假,此说法本身是矛盾的,因此(3)必然为真,(2)为假。则说法(1)为真,说法(4)为假,即"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故选择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PowerPoint中,建一个演示文档的第一张幻灯片的默认版式是( )。
标题幻灯片
解析: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时第一张默认的是标题幻灯片。故选择C。
[单选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 )。
准备律
解析:学习的准备律是指有机体准备做出反应时,让其做出反应会使其产生满意的效果,不让其做出反应会产生不满意的结果,当有机体不准备做出反应时,强化其做出反应也会产生不满意的效果。教师的突袭考试,是学生设有准备做出反应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单选题]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创造性
解析: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首先,因材施教。其次,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故选择C。A项,复杂性,体现在:首先,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其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最后,劳动对象的差异性。B项,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D项,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多选题]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