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方法误差

题目:在化学分析质量称量中,会有沉淀物的溶解损失或吸附某些杂质而产生误差。这种检验误差的来源属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何种权利?
  • 人身自由权利


  • [多选题]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的称号。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作为公民的哪些宪法权利?
  • 人身自由

    住宅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


  • [单选题]某省公民甲某身患重症,在医院医治多年不见起色,甲某痛不欲生希望了结生命,于是告诉医生感觉已经好转,让医生乙某停止积极用药,乙某心领神会,3日后甲某去世。对于该案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乙某的行为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上尚无明确的定性

  • 解析:我国《宪法》没有明文规定生命权,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涉及一定的刑法知识,乙某实施的行为是符合《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的,但是这种行为涉及安乐死的问题,其分为不作为安乐死和作为安乐死,作为安乐死中包括一类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痛苦而提前结束生命的方法。在我国法律未允许实施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仍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对于本案的情况,显然不是积极安乐死,所以乙某不应当承担故意杀人刑事责任。因此B项是错误的。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题意中并不存在侵犯甲某人格尊严的情况在内,侵犯人格尊严一般是指《宪法》第38条所规定的"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以C项是错误的。对于安乐死的行为,我国宪法和刑事法律等没有明文规定,所以D项表述正确,应入选。

  • [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内容的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各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障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 解析:注意《宪法》第4条第1款的规定。

  • [多选题]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关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些选项?()
  •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财产权、继承权、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受宪法保护的积极受益权,即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向国家提出请求、国家也应积极予以保障的权利

  • 解析:考查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国际贸易支付题库 第二节英美法系题库 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题库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题库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题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要求题库 环境保护法题库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题库 劳动法题库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