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精细加上策略

题目: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决、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将“乞力马扎罗山”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使用的是谐音联想法,属于记忆术的一种,所以这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常考知识点,考生要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常用策略。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组织策略包括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纲要策略主要包括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做关系图)。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习者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 )。
  • 顺向负迁移

  • 解析:先学习骑自行车,而后影响了三轮车的学习,先学影响后学,因此是顺向迁移;学自行车对学三轮车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是负迁移。故选择B

  • [多选题]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其实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
  • 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某种程度的普通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 [单选题]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
  • 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 解析: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等。其中,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

  •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说:上山虽然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然省力,但容易失足跌下山。其实,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 解析:【解析】(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的职业光辉伟大""教师的工作职责"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技能""教师应具备那些专业素质"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 [单选题]"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 因材施教

  •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根据题干描述,选择D。A项,教学原则中,没有与自觉积极性相关内容,故排除。B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启发最早出自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学记》中也有启发原则的观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君子之教,喻也"(教学要善于启发诱导)。除了中国古代提出外,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提出启发性原则。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