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本能对行为的影响都是间接的
题目:下面有关本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先天的,由于受神经系统活动特性的制约,而这种生物学特性很难改变,决定了气质也是难以改变的。
[单选题]下列不是皮亚杰所认为的2~7岁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的是()。
过渡性
[单选题]一些新生对于升入高一级学府,面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属于()。
角色间冲突
[单选题]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是()。
马斯洛
[单选题]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什么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单选题]柏曼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胸腺时期、松果腺时期、性腺时期,这一划分标准属于()。
生理发展标准
解析:目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标准及其代表:①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最典型的是柏曼(LBerman)关于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的意见,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②以心理性欲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如下: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早期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③以种系演化为划分标准,施太伦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意识的学习期(从小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青年成熟期(14~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④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为划分标准。皮亚杰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⑤以自我的矛盾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岁);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7岁);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⑥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摆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单选题]无论初恋结果如何,人们都感觉很难忘记,这是因为存在()。
首因效应
解析:①刚学过的单词比三个月前学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原因在于最新获得的信息在时间认知上离学习者更近,印象比较鲜活,受到时间因素的干扰少,记忆痕迹还没有消退更多,这是近因效应的表现;②初恋难以忘记,是因为对当事人来说,初恋是第一次接触,信息出现的顺序中,排第一的因为位置特殊,当事人倾注了更多的感情,形成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难以忘记,这是位置顺序对记忆的影响,属于首因效应;③“一白遮百丑”、“伟人似乎都是十全十美的”说明认知是片面的,只看到优势,没看到不足,如果对一个人或物形成了一种倾向性的印象,好比一个光环罩住,其他的品质则被赋予相同的特征,所以形成的印象就比较笼统,产生一种以偏赅全的印象,称为光环效应。
[单选题]爱跳舞的张大妈有许多“舞友”,喜欢打麻将的张大爷有许多“麻友”,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
相似性吸引
解析:①注重容貌,说明了长相、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形成人际情感中的作用往往很大,容貌美容易造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②张大妈的“舞友”和张大爷的“麻友”,都是他们在各自爱好的活动中结识的朋友,体现了一种相似性吸引,人们一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例如在年龄、地位、身份、爱好、兴趣、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相似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③大家喜欢淳朴的孙军,说明人格品质也影响人际关系,受人喜欢的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分别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或多或少都与真诚相关。此外,互补性吸引一般有三种形式的互补:社会角色互补、需要的互补、人格特征的互补,比如内向和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以及人格特征呈现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凝聚力是很强的。邻近性吸引的原则是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临近的人,这与交往频率有关,见面机会多,容易拉进心理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现倒U型曲线,过高和过低的交往频率条件使彼此喜欢的程度都不高,而中等交往频率,彼此喜欢的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