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创新是一个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想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们除了知道的东西,和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便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新问题。但提出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如果能把问题讲出来,说明它还是在以前知识的范畴内,也许还不是真正的新问题。真正的新问题常常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它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见到过,也从来没人想到过,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只有四个词是用于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当人们想要了解一群鹿的数量时,就会遇到讲不出来的情况。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问题,就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感觉遇到了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是一个信号:你挖掘到"大金矿"了,触碰到知识的一个新疆界了。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学的状态下,我们如何继续往前发展,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真正的科学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只有当创新结束以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重大项目。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工作该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是非常相通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他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实际上是同一种物理现象,可是当他想定量描写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非匀速运动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使他可以写出他的物体运动定律。这也是一个物理发现出现在数学发现之前的例子。(摘编自文小刚《创新就是孩子的游戏》)   问题:   (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10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夏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的处分不公平。依据《教师法》,他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述的( )日内,做出处理。
  • 30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选择B。

  • [单选题]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解析: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故选择B。A选项,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解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亦即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C选项,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D选项,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释。

  • [单选题]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 解析: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为教材,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 [单选题]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 )。
  • 发现问题

  • 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 [多选题]在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的周期性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 )。
  •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动摇

  • 解析: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 [多选题]情绪与情感的反应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 情境性

    激动性

    暂时性

  • 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从反应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 [单选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 )。
  • 心理卫生辅导

  • 解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卫生辅导。

  • [单选题]“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互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和( )。
  • 解决问题

  • 解析:“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互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故选择A。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幼儿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初中教师资格 高中教师资格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