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教育问题
题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解析: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学科。故选择A。B项,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C项,教育事实也称教育现象,就是指业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行为或教育事件。对教育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属于教育研究的范畴。D项,教育规律同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过程。( )
解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过程。
[单选题]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
下位学习
解析: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题干所述"哺乳动物的概念"是原有概括程度高的知识,"鲸"是概括程度低的新知识,所以这种学习即为下位学习。故选择C。A选项,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B选项,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一一新知识更抽象概括。D选项,并列结合学习指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一一新旧知识抽象概括水平相似。如,学习先学习长度,在学习宽度等。
[单选题]"学生学到的,顶多不过像是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的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马斯洛此话批判的是( )。
外在学习
解析:马斯洛极端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者所提出的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他认为对学生来说,外在学习是缺少个人意义的,只是对个别刺激所做的零碎反应。"只是由外在影响加给学生的一些片段的习惯与行动而已。学生所学到的,顶多也不过像是在他口袋里装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要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越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得如何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