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创新是一个人人熟知的名字,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创新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需要先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要想创新,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   我们有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未解决的难题,没有证明的猜想,还没有达到的技术水平等。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我们除了知道的东西和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还有不知道的东西。科学研究不仅要把"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还要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从而进一步把它们变成"知道"。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是最高层次的、最重要的创新。连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做这种科研便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把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就是提出问题。所以,科学更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问题。要开拓新知识就要能够提出新问题。但提出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如果能把问题讲出来,说明它还是在以前知识的范畴内,也许还不是真正的新问题。真正的新问题常常连讲都讲不出来,因为它所针对的东西,从来没人见到过,也从来没人想到过,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我们连提问题的语言都没有,有问题也讲不出来。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只有四个词是用于计数的:一、二、三、很多很多。当人们想要了解一群鹿的数量时,就会遇到讲不出来的情况。   所以,要提出真正的新问题,就要让我们的想象自由奔驰,突破语言的束缚,突破数学的牢笼。当你感觉遇到了这类讲不出来的问题时,也许是一个信号:你挖掘到"大金矿"了,触碰到知识的一个新疆界了。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也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在这种没有语言、没有数学的状态下,我们如何继续往前发展,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思考?这就是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   真正的科学创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向连名字都没有。给这些目标和方向起名字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发明描写新知识的语言和数学也是科学创新的一部分。只有当创新结束以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讲出来,把新知识讲出来。所以,真正的科学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造势,无法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重大项目。   但作为一个进行创新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工作该如何开展?对个人来说,创新的内涵是制定美的标准。创新之前,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努力。这时每个研究人员都可能有自己对美的认知,都有看问题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但慢慢地,会有一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接受,从而成为美的标准,成为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创新过程。科学创新和艺术创新是非常相通的。当然,科学创新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检验。实验不认可的创新是不会被接受的。   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他意识到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坠落实际上是同一种物理现象,可是当他想定量描写这些物体的运动时,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描写非匀速运动的数学语言。所以牛顿又成了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使他可以写出他的物体运动定律。这也是一个物理发现出现在数学发现之前的例子。   (摘编自文小刚《创新就是孩子的游戏》)   问题:   (1)文章所说的"创新"有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如何应对科学创新所要面对的挑战?请简要分析。(10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村换届选举中,四名候选人(张老汉、田老汉、小李、小王)的得票情况为:张老汉的票数比田老汉多,田老汉的票数比小李多,小王得票没有张老汉多。得票最多的是( )。
  • 张老汉

  •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可知,张老汉>田老汉>小李;张老汉>小王。所以得票最多的是张老汉。故选择A项。

  • [多选题]就学生而言"生来就是聪明的,便就是聪明的"。( )
  • 解析:"生来就是聪明的,便就是聪明的"过度强调遗传起的作用,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不仅有遗传,还有环境、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单选题]193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暂时撤销海军部,其管理的事务由海军总司令部管理;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第三部(国防工业)、第四部(国防经济)并入经济部;铁道部和经济委员会公路部并入交通部。这次调整反映国民政府( )。
  • 适应了抗战新形势需要

  • 解析:国民政府调整政府机构与抗日战争有关,塑造战时政府形象与题干内容不符,A项错误。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机构调整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抗日,B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国民政府确立抗战的军事策略,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错误。

  • [单选题]小宇同学解题时能够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他的( )能力强。
  • 发散思维

  • 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 [单选题]古代学者朱煮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知行统一原则

  • 解析:"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的意思是在知和行之间,论先后的话,是知在先;要是论重要的话,行更重要,体现了德育过程中知行统一的原则。故选择C。

  • [多选题]材料:   黄老师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选取国产影片《鸦片战争》中的一段场景作为开场白,具体内容如下:   师:最近有一部影片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其中有这么一个场景:1839年中国南部一个海滩上,在一个泡满滚烫的生石灰水的水池边,聚集了大量民众和士兵。一位面容严肃,威风凛凛的清朝官员一声令下,整箱的鸦片被扔入池中。万众欢腾,钟鼓齐鸣。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   经过这样的一番解说,早已了然于胸的学生们脱口而出是《鸦片战争》。黄老师趁机说道:对。然而英国殖民者却恼羞成怒,为了维护万恶的鸦片贸易,一年后,满载大炮和士兵的英国舰队驶达广州外海,鸦片战争因此拉开了序幕,这就是本节课的主题……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该教师的教学导人是否恰当,并说明原因。(16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