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蒸发差值法
题目:()适用于时段较长情况下的还原计算。还原时可略去流域蓄水量变化,还原量为人类活动前后流域蒸发的变化量。
解析:径流还原计算可采用分项调查法、降雨径流模式法、蒸发差值法等方法。其中,蒸发差值法适用于时段较长情况下的还原计算。还原时可略去流域蓄水量变化,还原量为人类活动前后流域蒸发的变化量。使用时要注意流域平均雨量计算的可靠性、蒸发资料的代表性和蒸发公式的地区适用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一计算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则径流系数为()。
0.7
解析: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与降雨深度之比。即,径流系数=径流深/降水量=700/1000=0.7。
[单选题]某单位饱和岩土层的体积为5000m3,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水的体积为25m,该岩层的给水度为()。
0.005
解析:给水度是指饱和岩土层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重力水的体积与该饱和岩土层相应体积的比值,即25/5000=0.005。
[单选题]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也采用等雨量线法。假如,研究区内有三个雨量站,分别为A、B、C实测降雨量分别为Xa=500mm,Xb=600mm,Xc=700mm,等雨量线间的面积为f1=10km2,f2=15km2,f3=5km2,f4=20km2,假定雨量间隔为50mm,该研究区平均降雨量为()mm。
610
[多选题]径流还原计算的还原水量包括()。
工农业及生活耗水量
分洪溃口水量
跨流域引水量
解析:人类活动使径流量及其过程发生明显变化时,应进行径流还原计算。还原水量包括工农业及生活耗水量、蓄水工程的蓄变量、分洪溃口水量、跨流域引水量及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水量等项目,应对径流量及其过程影响显著的项目进行还原。
[多选题]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以总补给量代表,那么总补给量包含()。
降水入渗量
地表水入渗量
山丘区侧渗量
解析:地下水补给项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含河道入渗、湖库入渗、渠系入渗、田间人渗等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后作为地下水资源量。
[多选题]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时,要收集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这些资料包含()。
地形图
包气带岩性
解析:地下水资源评价应从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可开采量3个方面进行评价,对补给量、排泄量进行均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