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溶血性黄疸是()。
正确答案 :A
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增加、无胆红素
解析:黄疸按发生机制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三型。当患者出现黄疸时应鉴别是哪种类型黄疸。溶血性输血反应引起的黄疸为溶血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增加、无胆红素,正确的答案应是A,B为梗阻性黄疸,D为肝细胞性黄疸。E和C黄疸不存在。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能有效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正确答案 :C
除白细胞过滤
[单选题]IgA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正确答案 :A
过敏反应
解析:过敏性输血不良反应常见于缺乏IgA患者,因多次输注血浆和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而产生IgA抗体所致。故应选择A。而急性溶血反应显然是红细胞抗体,输血后紫癜是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白细胞抗体所致应予以排除。
[单选题]为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1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中残余白细胞应()。
正确答案 :C
<5×106
解析:大量研究表明去除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小于5×106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以肺癌入院。血型为B型、RhD阳性。次日因贫血输B型红细胞2U,无任何不良反应。28天后经盐水法配血相合后又输入B型红细胞2U,当第一袋血输入20mL左右,病人突然寒战、大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腰背发酸、胀痛、无尿。考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抢救。
正确答案 :
[单选题]患者,男性,38岁。发热、乏力、齿龈肿胀出血2月入院。Hb70g/L、WBC1.1×109/L、PLT34×109/L、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5。经化疗3个疗程,骨髓达到完全缓解。1个月后又给大剂量化疗巩固治疗。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三系细胞减少,给予输新鲜红细胞、手工分离血小板支持治疗。输血后1周,患者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可见斑丘疹、高热、黄疸、腹泻,为血水样便,每日2500mL。总胆红素105μmol/L,转氨酶345U/L。经对症治疗无效,患者死亡。
正确答案 :
[单选题]患者,男性,38岁。发热、乏力、齿龈肿胀出血2月入院。Hb70g/L、WBC1.1×109/L、PLT34×109/L、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5。经化疗3个疗程,骨髓达到完全缓解。1个月后又给大剂量化疗巩固治疗。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三系细胞减少,给予输新鲜红细胞、手工分离血小板支持治疗。输血后1周,患者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可见斑丘疹、高热、黄疸、腹泻,为血水样便,每日2500mL。总胆红素105μmol/L,转氨酶345U/L。经对症治疗无效,患者死亡。
正确答案 :
[单选题]患者因车祸外伤,于4小时内输血12000mL后出现神志模糊、皮肤苍白、软弱无力,临床考虑高钾血症。
正确答案 :
[单选题]过敏性反应的皮肤表现是()。
正确答案 :B
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
解析:此题是根据输血不良反应中皮肤的表现的特点来判断输血反应的类型。过敏性反应常见的是荨麻疹,但不是出血性的,严重反应时可出现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故应选择B。输血后紫癜常见的是瘀点、瘀斑,严重时表现是出血性荨麻疹(类似血泡)。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皮疹呈向心性红斑,严重者全身红皮病,水泡和皮肤剥脱。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