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缺氧
题目:关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塑、炎症反应、原位血栓形成、遗传机制。缺氧为与呼吸系统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循环高血压的机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59岁,下肢水肿4年,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昨日坐飞机过程中突感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不伴咳嗽、咳痰,其可能的诊断为()
肺动脉血栓栓塞
解析:肺动脉血栓或脂肪栓子造成肺动脉主要分支受阻时,可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血栓栓塞常见,而脂肪栓塞少见。
[单选题]下列关于气胸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闭合性气胸,气胸量大于20%可穿刺抽气,一般每次量控制在1500ml以内
解析:闭合性气胸,气胸量大于20%可穿刺抽气,一般每次量控制在1000ml以内。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下列哪种离子紊乱()
[单选题]女性,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109/L。
[单选题]女性,31岁,农民。因高热、咳嗽、咳痰2周入院。院外曾经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先锋霉素治疗5天无效。起病以来,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夜间盗汗。体温39.5℃,呼吸19次/分,脉搏106次/分,血压120/7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发现。ESR86mm/h,PPD阴性。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76。血肥达反应阴性。X线胸片提示,两肺上、中、下广泛粟粒样病灶,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均匀。
[单选题]女性,72岁。3个月前开始刺激性干咳,咳痰带血,伴右侧胸痛。近2周来疼痛沿右肩向右上臂及前臂放射,并出现右额部不出汗、右眼难以睁开。体检:右侧瞳孔缩小,眼球内凹,上睑下垂。右上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降低。余肺清。心脏无阳性发现。X线示右肺尖团块影,边缘不清。
[单选题]男性,67岁。慢性咳喘20余年。3天前因咽痛、鼻塞、流涕、服药后改善,但气急,咳嗽较前明显加剧,痰白黏不爽。体检:患者静息状态下气平,无紫绀,两肺散在哮鸣音。
[单选题]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