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一些噬菌体进入机体内后,无法适应体液环境,难以保持活性
题目: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它能够“捕食”细菌。目前随着医疗中植入技术的发展,越来多的患者接受着诸如导尿管、心脏支架等医学植入装置,但随之也带来了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使噬菌体吸附在植入装置材料表面,再将其放入患者体内,就可以避免植入装置引发的感染。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解析:解析本题的论点是“如果使噬菌体吸附在植入装置材料表面,再将其放入患者体内,就可以避免植入装置引发的感染”,要削弱它就先否定论点,“如果使噬菌体吸附在植入装置材料表面,再将其放入患者体内,不可以避免植入装置引发的感染”,D选项是反向增加论据,因为一些噬菌体进入机体内后,无法适应体液环境,难以保持活性,所以噬菌体不能避免引发的感染;A选项是无关选项;B选项提到的数量也是无关选项;C选项说到了噬菌体的好处,有点加强。因此选D。拓展非因果类的削弱方法有:反向增加论据、否定论点、拆桥。考点削弱题型考点介绍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削弱题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单位利用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A.70B.80C.85D.102
70
解析:解析 设只参加一次的人数为5X人,则参加2次得为4X人,参加3次得为X人。则依据容斥原理公式可得:5X+2×4X+3×X=112,记得X=7。因此人数为7×(5+4+1)=70人。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
[单选题]从山水画史的观点来看,北宋、南宋皇帝虽然都姓赵,但是画风迥异,通常都被分作两部分来讲;明代是朱元璋的天下,清代姓爱新觉罗,统治者既非一家一姓,时间跨度亦有540余年之久,却常被合在一起讲述,这是因为政治史和美术史并不一定要平行,换言之,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下,临摹风盛,创意式微,不像两宋绘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色。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具有相似性
解析:解析从文段“换言之,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征,临摹风盛,创意式微,不像两宋绘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色”可得知明清两代的绘画风格具有相类似的地方。而其它三项在文段中并没有体现,因此,选C项。考点:细节判断题
[单选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有些事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下列不属于“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的是()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解析:《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九)诉讼和仲裁制度;(十)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所以,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