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从龈沟底向根方附着于牙齿硬组织表面的一薄层上皮

题目:结合上皮是指()

解析: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部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表面。结合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在龈沟底部约为15~30层细胞,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约为3~4层细胞。因此,正确答案为E。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关牙本质小管的结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解析:牙本质小管为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牙本质小管自牙髓表面向釉质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在牙尖部及根尖部较直,在牙颈部则弯曲呈"~"形,且近牙髓端的凸弯向着根尖方向。牙本质小管近牙髓一端较粗,其直径约为3~4μm,越向表面越细,近表面处约为1μm,且排列稀疏,因此牙本质小管在近牙髓侧和近表面每单位面积内的数目之比为4:1。牙本质小管从牙髓端伸向表面,沿途发出许多侧支,并与邻近小管的侧支相吻合,且牙根部牙本质小管的分支数目比冠部多,因此,D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遗传性乳光性牙本质的患者,釉质易从牙本质表面脱落是由于()
  • 釉质牙本质界呈直线状

  • 解析: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是牙本质结构异常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萌出时患牙外形正常,但呈乳光的琥珀样外观。组织学检查可见,釉质牙本质界呈直线而非波浪形,近釉质牙本质界的罩牙本质结构正常,其余牙本质结构改变,小管数目减少,方向紊乱,并存在无小管的牙本质区。因此,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患者多年来口内多数牙因龋坏松动拔除或自行脱落,临床检查发现:口内仅剩四颗尖牙,而且松动度在Ⅰ度以内,除牙尖有明显磨耗外,无龋坏,四个尖牙之所以还能留在口内的原因,从牙体解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尖牙的牙根长,而且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

  • 解析:尖牙位于口角处,支撑口角,缺失则影响面容;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致龋机会少;牙根长而稳固,留存时间久,修复时多作基牙;拔除时可用旋转力。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在下颌区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解剖结构为()
  • 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

  • 解析: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三者均位于下颌下腺深面,在舌骨舌肌的浅面,自上而下依此排列: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管关系密切,从解剖关系上可作以下鉴别:①联系:舌神经连于下颌下神经节,导管则直接发自下颌下腺。②位置:在舌骨舌肌表面,舌神经位于导管的上方,自外上钩绕下颌下腺导管经其下方转至其内侧和上方。③形态:舌神经比下颌下腺导管粗而略扁,且坚韧。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对口腔生态系描述准确的是()
  • A.是由宿主口腔及其栖居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B.是仅由口腔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C.仅包括龈上、龈下菌斑生态系D.个人口腔卫生习惯不会影响口腔生态系统E.口腔温度和pH不会影响口腔生态系统

  • 解析:大家对微生态系概念的理解中往往偏重微生物,而忽略宿主,其实微生态系是宿主与微生物共同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口腔生态系则是宿主口腔与口腔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所以本题A、B两个答案就是要测试一下考生是否正确理解口腔生态系的概念。

  • [单选题]唾液中免疫球蛋白具有()
  • 保护作用

  • 解析:唾液的生物学作用与唾液中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相关,因此了解唾液中的一些具体成分可以推断出唾液的相关功能,本题目的就是让考生在学习时要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 [单选题]下列不是藻酸盐类印模材料中填料的作用和特点的是()
  • 增加溶胶的稠度,提高材料韧性

  • 解析:滑石粉、硅藻土等填料在印模材料中的作用是增加藻酸盐凝胶的强度,使制取的印模保持良好的形状稳定。填料是一些具有惰性的小粒子,难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在材料中的作用是充实体积,增加硬度,提高抗压强度。填料粒子越小,制取的印模精确度越高。而硼砂、硅酸盐等增稠剂的作用是增加溶胶的稠度,提高材料韧性,调节印模材料的流动性,并且有一定加速凝固作用。

  • [单选题]唾液的基础分泌每分钟约()。
  • 0.5ml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临床药物学题库 口腔内科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