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道家
题目:“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人民饥饿,是因为居上位者收过多的税费;人民难以管理,是因为居上位者太多事了,导致人民难以治理。这段材料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C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与中外民族矛盾汇流”基于()。
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反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二者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导致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汇流。
[单选题]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1860年”“社会观念”等词。A项与题干无关,直接排除。“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不对,向西方学习仅仅是一小部分进步人士的看法,民众尚未与其达成一致看法。1860年的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先进分子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改革思想日渐增多。故答案为B项。
[单选题]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正确答案为A项
[单选题]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绝唱”,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海洋时代的要求
解析: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不计经济成本的政治活动,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诸国的联系,因此耗费了巨大的财力,随着封建国力的衰落,这样的活动必然会结束。所以从根本上说,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促使中国走向海洋时代,开辟远洋贸易。故本题选C。
[单选题]《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解析:分析题于“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提出了促进商业流通的办法,而“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是材料的落脚点,即商业流通了,国家就会有求必得,说明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所以答案为B项。
[单选题]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解析:材料讲的是科举制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所以答案选A项。
[单选题]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解析: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的纸币发展过程,即北宋铁钱重,难以携持--益州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朝廷印造会子,准许与铜钱并行。由此可见,A项说法与材料不符;B项说法错误,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D项。
[单选题]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若……租价不了……罚”“若……不得田佃者……罚”即可选出 B项。题目中只涉及敦煌地区的土地租佃,故排除A项;均田制彻底废弃于唐代中后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初期”不符,排除C项;自“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农耕经济在此时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而非唐代初期,排除D项。
[单选题]“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解析:古诗描写的是当时贫富悬殊,但是没涉及土地兼并,所以排除A项;由“苗疏税多不得食”可知,当时的赋税沉重,但是不能反映出徭役的沉重,所以排除B项;C项说法有误,予以排除。诗词的内容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所以答案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