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光镜下典型的平滑面龋由表及里的变化依次为()。
  • 正确答案 :D
  • 表层、病变体部、暗层、透明层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早期釉质龋的基本病理变化。典型的早期釉质龋的最深面即靠近正常釉质部分的病变为透明层,是病变最轻的区域;暗层位于透明层的浅面,釉质的脱矿更明显,但存在再矿化。病损体部在暗层的浅面,是早期釉质龋病变范围最大、脱矿最明显的部位。表层位于早期釉质龋的最表面,有再矿化发生。故正确答案应选D。

  • [单选题]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
  • 正确答案 :A
  • 增色效应

  •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核酸理化性质的掌握情况。核酸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即DNA变性。DNA在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因此呈现增色效应。DNA变性并不产生吸收波长发生转移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NA属生物大分子,具有大分子的一般特性,其溶液也表现为胶体溶液性质,具有一定的黏度。DNA变性将导致一些物理性质的改变,如黏度降低,密度、旋转偏振光的改变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C、D和E是错误的。

  • [单选题]下列关于受体与配体结合特点选项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不可逆性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受体与配体结合特点的理解。受体与配体结合特点为高度专一性、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非共价键结合。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并发挥生物学作用后,两者需解离,受体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被细胞再利用,所以是可逆性的结合。本题正确答案是D。

  • [单选题]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 正确答案 :B
  • 胸腺

  • 解析:本题为记忆判断型题目,考核中枢免疫器官及其功能。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所有免疫细胞和造血细胞都由骨髓分化而来,而T细胞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因此选B。而骨髓是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因此排除选项C。选项A、D是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动免疫应答的场所。选项E不是免疫器官。

  • [单选题]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为()。
  • 正确答案 :A
  • 瞳孔轻度扩大、皮肤潮红

  • 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学生对阿托品不良反应的记忆和理解。阿托品不良反应与其药理作用有密切关系,从5个选项看来,B、C、D和E分别有一点不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如B选项中的“肠蠕动增加”、C选项中的“调节痉挛”、D选项中的“唾液分泌增加”和E选项中的“中枢抑制”,只有A选项是对的。

  • [单选题]吲哚洛尔的药理作用为()。
  • 正确答案 :E
  • 内在拟交感活性

  •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考查学生对不同的β受体阻断药作用的记忆。β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是考生必须要记忆的内容。如果能了解β受体激动后的效应,则基本上可以排除A~D的各选项,而只有E选项是正确的。

  • [单选题]男,35岁。下颌骨正中膨隆3年,无症状。病变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上皮样,病变中有牙硬组织形成,部分肿瘤细胞胞核消失,胞质仍存在,表现为胞核空虚的细胞。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正确答案 :E
  •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 解析:此题为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病理变化的分析题。答题的关键是掌握病变中影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影细胞实际上是细胞核消失至细胞核的位置空虚,而细胞质仍存在的细胞,是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的特点。备选答案中其他肿瘤不具备影细胞,因此正确答案应选E。

  • [单选题]男,50岁。右上腹部隐痛2周,食欲缺乏并有呕吐。体检:体温37.6℃,神清,皮肤轻度黄染,腹平,肝肋下1指、质软。可作为黄疸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 正确答案 :B
  • 血清总胆红素与1分钟胆红素

  •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考生对胆红素代谢和黄疸实验室检查项目的了解及其他备选答案的检查意义。正常人胆红素的生成与排泄维持动态平衡,使得血浆中胆红素含量甚微。肝对该平衡的维持起重要作用。任何原因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和(或)肝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过程发生障碍均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正常人血浆胆红素总量为3.4~17.1μmol/L(0.2~1mg/dl),其中约80%是未结合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1分钟胆红素是指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重氮试剂迅速产生颜色反应。血清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血清白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淀粉酶的测定与黄疸的鉴别诊断没有直接的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 [单选题]扁平苔藓的病理特点为()。
  • 正确答案 :C
  • 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 解析:本题是常见口腔黏膜病病理变化的题目。口腔扁平苔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上皮过度角化(以不全角化为主),上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沿上皮淋巴细胞浸润带。此浸润带是与其他口腔黏膜病相鉴别的重要参考,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上皮改变与扁平苔藓相似,但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不是带状。所以答案应选C。

  • [单选题]由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切嵴,尖牙的尖,第一、第二前磨牙颊尖,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连成的一条向上凹的线称为()。
  • 正确答案 :A
  • ['['Spee曲线

  • 解析:平面是以下颌牙列为基准,连接下颌中切牙切缘远中切角与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颊尖所构成的平面。Bonwill三角由髁突中心到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连线与平面所构成。Spee曲线是由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切嵴,尖牙的尖,第一、第二前磨牙颊尖,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连成的一条凹向上的线。补偿曲线是上颌纵曲线后段。横曲线是连接一侧磨牙的颊尖、舌尖及对侧同名牙的颊尖、舌尖的一条向下凸的线。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题库 外科休克题库 心身疾病题库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题库 口腔临床医学综合题库 口腔流行病学题库 医学科研伦理题库 口腔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题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题库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