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ChE.为正常值的50%
题目:男性患者28岁,农民,1998年夏季因在田间喷洒农药。突然晕倒在地。急诊入院。体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多汗,流涎,全身抽搐,语言不清,血压18/12.5kPa(135/94mmHg)。此时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被动转运包括()
简单扩散
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考核化学物透过生物膜方式的分类。主要分为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两类。被动转运分为简单扩散和滤过。而特殊转运分为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故本题选择A。
[单选题]致突变试验用于观察化学物致癌的作用不包括()
可检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单选题]促长剂是()
佛波酯
[单选题]UDS的遗传学终点为()
DNA完整性改变
[单选题]有关种属差异对毒物代谢转化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一般而言,体型越小的动物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越低
解析:代谢转化的差异,包括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是影响化学物毒性的主要因素。量的差异表现为酶的含量或活性不同,如小鼠每克肝脏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为141活性单位、大鼠为84、兔为22、羊为8.6、马为4.5、牛为4.1,体型越大的动物酶活性越低。质的差异表现为同种物质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代谢途径的差异。如;β-萘胺在人体内经N-羟化可诱发膀胱癌,而豚鼠肝脏内不能将其N-羟化,因而不诱发肿瘤;苯甲酸在人体内代谢转化为扁桃酸,在兔体内则转化为苯甲酸。
[单选题]有关生物半减期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能够评价受试物的蓄积程度
解析:为基本知识题,考查生物半减期法评价化合物蓄积作用的优劣。生物半减期法是用毒物动力学原理阐明化学毒物在机体内的蓄积作用特征。与蓄积系数法不同,生物半减期法不能评价受试物的蓄积程度,只能求出受试物在机体内的最大蓄积量,即蓄积极限值。蓄积极限值=每日吸收量×生物半减期×常数。
[单选题]对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时,不正确的是()
敏感的毒效应指标一般发生在较高剂量组
[单选题]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果事先给予实验动物SKF一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
混合功能氧化酶
解析: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化学物在肝脏的环氧化作用是通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来催化的。预先给予SKF-525A,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表明溴化苯的环氧化产物减少,说明SKF-525A抑制了该过程,而这个过程是MF0催化的,因此SKF-525A的作用是抑制了混合功能氧化酶。
[单选题]毒性的上限指标有()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