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胸骨中、上段胸骨后
题目: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60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本次因心绞痛住院,入院后测血压160/95mmHg,2次随机血糖>11.1mmol/L,LDL为3.4mmol/L,入院后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治疗,患者出院后必须采取的防治措施,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由于患者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需要加强剧烈运动,使血糖、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
[单选题]最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解析: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将其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两类。快速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R在T波上),常为心室颤动先兆。AMI合并的一系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反应了缺血心肌的电不稳定性,其发生系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不应性离散而易于发生折返所致。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其中房性早搏发生率较高可见于20%~25%的AMI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被认为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之一,或心房梗死及心电不稳定等原因所致。非阵发性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不大,有时可不处理。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多伴发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伴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如恶心、呕吐、低血压,经一般处理,数目常可恢复。这种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常在希氏束以上,常为可逆的。10%~20%的AMI患者合并有束支传导阻滞,严重时亦可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常位于希氏束以下,常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引起,多为不可逆的,可进展发生猝死。总之,前壁心梗常易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易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
[单选题]男,51岁,胸骨后剧烈疼痛4小时,伴大汗淋漓,血压10.7/8.0kPa(80/60mmHg),心率134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