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E
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面值 应收票据贴现时应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金额
题目:下列关于应收票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解析:选项C,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面值加上到期应计利息;选项E,应收票据贴现若附追索权,则应贷记短期借款,不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金额。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材料一批,A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0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2000元及消费税7000元。A公司收回后将用于继续加工非应税消费税品。假设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材料A公司已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元。
59000
解析: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50000+2000+7000=59000(元)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2月21日购入原材料2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400000元,增值税为68000元,另发生运费,取得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不含税价款3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1%),途中保险费为800元。途中货物一共损失40%,经查明原因,其中5%属于途中的合理损耗,剩余的35%属于非正常损失,则该原材料的入库单价为()元。
2187.25
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00000+3000+800]×(1-35%)=262470(元)原材料的入库单价=262470/[200×(1-40%)]=2187.25(元)
[多选题]下列属于"周转材料一包装物"科目核算范围的是()。
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出租给购货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解析:属于"包装物"科目核算范围的有四方面内容:①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②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③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④出租出借的包装物。选项D,应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单选题]长城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期末原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每月月末按原材料品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12月31日,该公司部分原材料情况如下表:该公司2014年1月份和2月份有关甲材料和乙材料收发的资料如下:(1)1月10日购入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税额34000元,另取得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不含税价款8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1%),装卸费1560元,有关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1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1月份领用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领用15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20000元,公司管理部门领用1000元,在建工程领用9000元。(3)1月份乙材料没有发生收、发业务。(4)1月31日,甲材料和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89136元和120000元。(5)2月2日,长城公司用全部库存乙材料从黄河公司换入办公楼一栋,并用银行存款支付补价5000元,乙材料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20000元。黄河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3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10000元,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45400元,换入乙材料仍作为材料使用,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购入原材料支付的运费、装卸费应该计入材料成本。会计分录为:借:材料采购-甲材料(200000+8000+1560)2095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00×17%+8000×11%)34880贷:银行存款244440借:原材料-甲材料210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209560材料成本差异440 2.甲材料的成本差异=[(105000-100000)+(209560-210000)]/(100000+210000)×100%=1.47% 3.1月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105000+209560-200000×(1+1.47%)=111620(元),甲材料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111620-89136=22484(元);1月份乙材料没有发生收、发业务,可变现净值和2013年12月31日的相比没有变化,所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150000-120000=30000(元)。甲、乙两种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合计=22484+30000=52484(元)。 4.根据判断条件: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5000/(120000+5000)×100%=4%,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00+5000+120000×17%=145400(元)。
[单选题]甲公司是一家工业生产企业,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材料成本,2013年4月1日该公司购入M材料100件,每件买价为15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发生运费,取得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不含税价款2200元(增值税税率为11%),保险费540元,装卸费61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损耗了3件,属于合理损耗范畴,则该批材料的单位入账成本为每件()元。
1580.93
解析:该材料的入账成本=1500×100+2200+540+610=153350(元);该材料的单位入账成本=153350÷97=1580.93(元)。
[单选题]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解析: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能计入存货成本。
[单选题]某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生产用的增值税应税材料一批,并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涉及下列支出:不包含增值税的买价200000元,增值税额34000;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5000元,并取得运输发票,车站临时储存费2000元;采购员差旅费800元。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为3%,外购运费增值税税率为11%,则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元。
241000
解析:由于是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按规定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抵扣;而尽管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取得运输发票,由于是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应全额计入成本;采购员差旅费800元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因此,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200 000+34 000+5 000+2 000=241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