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有时可以正位,有时出现外斜
题目:间歇性外斜视的特点是()
解析:该题为基本概念题。共同性外斜视分为恒定性外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部分时间可以融像,部分时间不能融像,因此答案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内斜视的患儿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
戴非足度镜3个月后才手术
解析:该题为临床综合分析题。正镜往往会影响患儿的斜视度。长期配戴足度数镜会影响患儿的调节力。所以选择手术治疗内斜者,必须戴非足度镜3个月后手术更为理想。
[单选题]眼外肌非分离血管的手术中,为防止眼前段缺血,一次手术不能超过几条直肌()
2条
解析:眼动脉肌支经直肌后又发出睫状前动脉与睫状后动脉,吻合构成虹膜动脉大环,供应眼前段,一般来说除外直肌有1条眼动脉肌支外,其余直肌均有2条,一旦超过4条眼动脉肌支受损则可引起眼前段缺血。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眶下壁骨折现象()
上斜肌嵌入骨折处
解析:该题为基本概念题。应了解眼肌与眼眶的关系,以及眼肌的走向。
[单选题]戴镜后斜视度看远大于看近超过15△的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多选题]患者,女性,10岁,因"被发现有时左眼向外偏斜1年"就诊。无复视,在疲劳时容易出现偏斜。眼部检查:Vou0.5,裂隙灯及直接检眼镜检查正常;角膜映光法:33cm(裸眼):可正位,单眼遮盖去遮盖检查可引出交替性外斜15°,向上、下注视均可控制正位;6m(裸眼):同33cm;眼球各方向运动均正常。
[单选题]患者男,68岁,有高血压病史,主诉复视4天.检查:眼位:33cm:+7°L/R8°,眼球运动:双眼向右下方注视时左眼落后最明显,Bielschowsky检查:左(+),同视机检查:
[单选题]男性,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单选题]女,60岁,双眼复视一周,有高血压病史。视力:OD:0.9,OS:0.9,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眼肌检查:第一眼位33cm照影左+35°,左眼外转不过中线。